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多数环保问题因产权不清晰所致

2015-10-16 10:01来源:济南日报关键词:空气质量排污权交易烟尘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果能够用市场来解决,环保问题也要尽可能用市场来解决。这就是提倡排污权交易的原因。美国一些地区已经实行购买排污权的措施,比如企业必须付费,才能释放硫化物。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反映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代价。不至于因为环保而牺牲有价值的经济物品的生产,也不会因为生产不值钱的产品而牺牲环保。一种产品,价值极高,但生产时会产生大量污染,那么厂家可以向生产低价值产品的厂商购买排污指标。而那些生产低价值产品的厂商,就会选择停产或少生产,而把排污指标卖给前者。

能够用市场解决的,都不是公共问题。而无法完全用市场解决的,多少都带有公共决策的性质。产权不能界定为私有,资源就会被过度使用。大海成了废物的超级垃圾场,天空成了烟尘的自由排放区。人类要生存,于是就不能不利用公共决策机制对污染排放做某种限制与约束。

公共决策的存在是因为产权不能完全界定为私有和存在外部性。多数时候不得不赋予政府或某个委员会权力,委托其做决策。然而权力同样存在外部性,甚至可能是更严重、更加不容易纠正的外部性。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理想决策机制。环保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可能是大多数人满意原则。当然实际的决策机制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但即使是全民投票,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这就是公共决策的困难。

中国环境保护有其特殊性

环境保护的一般困难,任何国家都要面对,而且确实不容易找到满意的答案。但是中国有其特殊性。

污染首先是产权问题。如果山林是私有财产,那么你不会把树木砍了去做方便筷,而会像日本人一样保留自己的林地从国外进口木材。假如土地是私有财产,那么你使用化肥的时候就要掂量掂量,看它会不会伤害土地的长期肥力。如果不是国有企业这样庞大,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严重的产能过剩,从而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程度。

污染也在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和民众的不当诉求。如果政府不对那些亏损的能耗企业提供补贴,那么雾霾也会大幅减少。如果政府放弃价格管制,放开准入,允许任何人都可以炼油、卖油,那么在竞争压力下,油品的质量就会大幅提高,雾霾问题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很多情况,不是加强政府管制的问题,而是政府本身就是问题。然而我们不能不反思,很多管制确实又是民众自己有意无意“求仁得仁”的结果。

污染还在于法治不力。如果标准和法规制定不被利益集团绑架,并且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那么雾霾也会减轻。

产权尽可能私有,打破行政垄断,限制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推行法治,这正是市场化。没有政府的不当干预,市场会正确地发挥作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才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最有力、最能持续的保障。

由于环境保护存在外部性,市场可能会缺失。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必要的作用。但现在不是简单的加强管制的问题,而是需要认真思考,权利怎么界定,权力怎么授予,谁来授予,怎样实施管制,又该怎样监督、约束权力。无政府主义不可行,但是怎样让政府做好其应该做的事情,的确也不是容易的问题。

原标题:多数环保问题因产权不清晰所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质量查看更多>排污权交易查看更多>烟尘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