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助推“十三五”绿色发展

2015-10-19 14:17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作者:张伟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十年峰会绿色金融分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等主题各抒己见,认为“十三五”期间绿色金融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亟待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发展。

绿色金融成为转型发展动力源泉

“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建构绿色产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既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认为,绿色金融既是绿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将成为 “十三五” 金融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绿色产业、绿色经济为切入,研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信贷政策是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杨松堂介绍,邮储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600亿元,占全行公司贷款余额的15%以上,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改造、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与新能源项目建设。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廷页 表示,目前多数金融机构正以《能效信贷指引》为依据,通过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债以及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工作业务倒逼“两高一剩”产业进行绿色转型,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此外,在资金需求总量上,“十三五”期间,按照落实现有已经制定的环境规划、计划和标准的“低方案”,我国在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修复、可持续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资源节约等五大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为14.6万亿元;若基于环境无退化原则的“高方案”,则资金需求高达30万亿元。

“绿色金融是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转化为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受制于银行存贷比与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第三方环评机构的参与程度,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开展尚不足以支撑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

绿色债券等成创新亮点

绿色保险与绿色证券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绿色金融仍以信贷为主,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以绿色债券、社会责任投资等绿色金融创新手段将成为“十三五”金融创新的新亮点。

“绿色债券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其引入代表绿色金融发展的全新导向,既有利于缓解传统银行绿色信贷‘单兵作战’的局面,又可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孙轶廷页 表示,绿色债券有望成为继绿色贷款之后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据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今年发布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估算,未来绿色产业的投资每年需要2万亿元以上,占GDP的3%。不过,相较目前政府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绿色产业所需资金尚存巨大缺口。

相比绿色信贷间接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业务能够有效提高社会资金的募集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机构绿色授信的期限错配问题,为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对于绿色债券有特别偏好的投资者将直接降低融资成本。

除了绿色信贷之外,主打社会责任投资的公益绿色金融,将在追求资金来源长尾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色资金利用率,满足企业财务与社会责任的双向需求。

原标题: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助推“十三五”绿色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金融查看更多>绿色信贷查看更多>绿色债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