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增加能源的使用会增加排放,其前提是固定不变的排放强度。通过加大末端治理来实现相同或者更好的减排效果,是否比单纯减少能源使用更好?如果是这样,就不应该通过节能的方式来减排。否则,全社会由于消费受限的损失将相当之大。
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节能减排近几年在我国成为了“政治正确”,这看似有一定合理性。但就减排而言,采用何种方式减排比能否实现减排更重要。因为实现减排有一个最根本最极端的手段,就是把能源基础设施关停。如不考虑实现手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那么其与极端的直接关停在性质上是相近的。如果实现减排的成本超过减排带来的收益,那么这种减排将减少全社会的资源支配与福利,就属于得不偿失的做法。
延伸阅读:
能源的重要性无须赘言,但这种重要性不能无限制夸大,成为事实上的无穷价值。“只要减排”并非合理行动的充分条件。从能源利用来看,其价格标识了价值。如果这种价格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存在政府补贴、价格扭曲),那么消除这种不合理就是政府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能源具有无穷价值。
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我国均属于税负较重的能源品种,即使存在补贴,更多也是一个消费群体对另外一个群体的补贴。如果消费能源存在消费净收益不等于社会净收益的情况,那就是能源安全的担忧,以及跨期的资源稀缺性。
前者对我国这样一个能源进口大国是个永恒的问题,但也不应过度强调,而后者在目前环境下属于“软约束”,环境质量约束往往是“硬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考虑非完全成本,能源使用的成本也有一定限度,其价值不是无限的。以市场价格消费能源同消费其他商品没无太大区别。如同“气比煤珍贵”,所谓能源的珍贵也只是程度上的类比,并不具备必然性。
基于这种认识,在部分地区需求不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有必要在价格方面采取措施。如在供大于求的东北地区,供应盈余超过2000万千瓦,随着核电投产,这个数字会继续扩大。东北三省及蒙东的电价销售目录显示,当地主要工业与商业销售电价高达0.6-0.8元/千瓦时,已经高出欧洲的德国、法国30%-50%。这种高高在上的价格有何意义?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为何不通过稍降电价刺激需求,从而获得更大收益和利润?而这也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长(消费更多产品)所需要的。
目前,全国各个地区的销售电价或多或少都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基于需求与供应的缺口)。下调电价的障碍似乎是“有悖于节能减排目标”。这种看法起码有以下几个问题:
过去形成的价格合理吗?为什么只能加码而不能放松,其价值标准是什么?若无法带动消费,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十分巨大,这是减少排放无法补偿的。
价格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供求关系及其成本。多收的部分电价并未用于解决能源与排放的外部性问题,而是成为部分能源企业的剩余利润。
减排是否有更好的手段?增加能源的使用会增加排放,其前提是固定不变的排放强度。通过加大末端治理来实现相同或者更好的减排效果,是否比单纯减少能源使用更好?如果是这样,就不应通过节能的方式来减排。否则,由于消费受限,全社会的损失将相当之大。这种损失,突出存在于发电与电网企业,受制于无法扩大的需求,他们的电力服务量无法提升,利润变得非常微薄,导致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积极呼吁下调电价以刺激电力需求,应该成为发电与电网企业的集中诉求。
(作者系卓尔德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随着陕煤集团陕焦公司富平分公司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公司在绿色转型、节能减排的赛道上实现关键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陕煤集团陕焦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核心项目“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近日顺利投产。该项目通过建设18MW抽凝式汽轮机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上半年柳州市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奖励的通知。通知明确,此次申报条件为在柳州市行政辖区内实施节能减排的国家钢铁行业规范企业,2021年后吨钢综合能耗低于600千克标准煤,且与2021年相比企业年节能量达到10万吨及以上标准煤。通知公告如下:柳州市工业和
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x2B;治污#x2B;节能#x2B;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01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6月30日24时,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A级检修暨供热通流改造后,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该节点任务的达成,为该公司节能降耗及进一步开拓供热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供热改造项目立项可研阶段起,该公司高度重视汽轮机通流改造各项工作,多次组织技术协调会议,邀请业内专家对技术文件进行深
近日,随着陕煤集团陕焦公司富平分公司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公司在绿色转型、节能减排的赛道上实现关键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陕煤集团陕焦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核心项目“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近日顺利投产。该项目通过建设18MW抽凝式汽轮机
7月1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47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上海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编制“一厂一策”方案,明确飞灰回炉工艺监管要求,制定固体废物“填埋白名单”,强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推动协同利用处置。全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5日,百奥泰公告与七喜电脑签署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能源管理协议,这也意味着七喜电脑将正式跨界入局光伏储能等能源领域。根据协议,百奥泰向七喜电脑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经济开发区摇田河大街155号的建筑物的屋顶,由七喜电脑负责建设、运营光伏发电系统项目。项目预计投建总
8月16日,深圳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2022年度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扶持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绿色节能补贴包含:1.超低能耗、(近)零碳零能耗示范项目、2.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4.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扶持标准为:1.申请单位系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节能成效显著。但横向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单位GDP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2.1倍,消费侧节能提效空间巨大。面向“十四五”,深入推进消费侧节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推动能
节能技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项目纳入了支持范围,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太阳能光热、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30%的补助。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每千瓦1000元的补助,对储能技术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20%的补助。
7月16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深挖空调柔性负荷潜力,通过“空调热力图”能源数据产品,精准定位柔性调节潜力对象,推动电网需求侧响应向“高灵活、高互动、高弹性”转变,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才明白何为“碳中和”,大家又聊起了“碳资产”,刚搞懂“碳足迹”,朋友圈又都转起了“碳关税”……跟不上趋势,就意味着无法抓住机遇。
日前,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在其网站上公示了《上海市2020年度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专项扶持资金拨付计划(草案)》,国家电投上海前滩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获得“分布式供能”最高补贴,共计1601.5万元。(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报”ID:zgdlb_CEPN作者:赵冉)为推进全市分布式能源发展,促进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为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发展,促进分布式供能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产业发展,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专项扶持办法》。称支持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与智能微网系统相结合,鼓励符
为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发展,促进分布式供能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以及“效
今年的海外市场虽然饱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总体来看也还算差强人意,根据SolarPowerEurope日前发布的《2020-2024年全球市场展望》今年全球新增的光伏装机容量预计达112GW左右。在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光伏作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上半年大部分海外市场的装机受阻,但预计下半
意大利政府已通过《经济刺激措施重新启动法令》,共划拨550亿欧元(6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专项津贴,以便在疫情趋缓,封锁逐步解除时促进国内经济复苏。在这些措施中,面向建筑翻新项目的“节能补贴”将从65%增至110%,而对于此类翻新项目附带的光伏装置和储能系统,支持力度将从成本的50%大幅提高到11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第一批市场化电力用户失效用电单元的公告。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拟对荆门市峰火台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8家经营主体的193个用电单元进行失效处理,失效原因包括在电网企业已经办理销户、过户、电价改类等业务,但未在交易平台同步办理注册信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7月14日,浙江诸暨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诸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在项目勘察时发现以下情况,屋顶不宜安装光伏系统:①使用寿命已经超过25年的老旧小区建筑;②屋面(包括瓦片、瓦片承重结构、屋面平台)已经年久失修,存在结构等安全风险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