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钱易:资源再生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魔咒

2015-11-05 09:10来源:资源再生杂志作者:张化冰关键词:再生资源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从2001年开始,规定家电生产企业、销售商以及消费者有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家电以及负担部分费用的义务。在实施过程中,由制造商负责回收、再生和处置,而费用由用户负担。由于回收家电要向用户收取处理费,在执行的当月回收的废旧家电数量只有20万台,不法丢弃比上年突增25.5%,后经教育和对不法投弃者进行处罚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运用法律杠杆方面,目前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都有细致而又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且都共同强调资源循环利用这一可从源头上着手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中国于国务院2008年8月20日通过、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中,对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定义、使用范围以及各方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

钱易指出,亡羊补牢所要付出的代价远较未雨绸缪要高,因此,除了加强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意外,还必须预防和杜绝对资源的铺张浪费:“诸如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这本身也是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事实上,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一方面要求生产者在设计、生产产品时减少原材料使用和能量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率或产品使用寿命并减少消费后废弃物的数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开矿所带来的废料和环境破坏,同时可以降低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而且由消费者所承担的费用也可以更低。

另一方面,还要求生产厂商回收利用废旧产品,因为生产厂商有技术、有能力实行再制造,把废旧产品上的零部件使用到新产品的生产中,还能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污染排放的三赢效果。”

但毋庸置疑的是,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最基础、也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仍然是对废弃产品的回收。钱易指出,在这个方面日本再次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日本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做的最好,其城市垃圾分类多达32种,在全国设有26个生态镇,其中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回收、处理工厂,几乎包含了处理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力;德国的城市垃圾回收率、收集率也都在 60%以上,再利用率在 90%以上。”

“按照比例,日本的单位GDP消耗资源数量是最少的。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却降幅很快,在这个领域的进步很大。”钱易说:“中国与德、日相比,差距仍然极大,还有太多的短板需要我们去弥补。”

资源再生的实施

对于资源再生的实施,钱易指出必须要落在实处。她就此建议,应大力加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这些年中国各地都发展了许多工业园区,但许多园区中不同企业只是简单地成为邻居而没有能够形成工业共生代谢的关系,因此也还不是生态化的园区。”

据钱易介绍,所谓工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代谢,是指一种工业企业,其架构下的某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可以用作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从而最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化地减少工业废物。

生态工业园区是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在这样的体系中,一个企业的“废物”同时也是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原料,由此可以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本质上,生态工业园区是人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业平衡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生态园区内的工业链接服从自然生态规律,但同时也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化园区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不仅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而且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钱易以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为例,阐述了生态工业与生态园区的具体例证:一根甘蔗,传统的制糖工艺是“甘蔗--制糖--蔗渣”,但在生态工业理念下,—甘蔗、蔗渣、糖蜜、等所有废料都得到了利用,除了蔗糖产品外,还可获得酒精、牛肉制品、牛奶制品、酒精、纸浆、纸张等多种产品,废弃物几乎全部成了资源。

钱易指出,在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间是按工业“食物链”和闭路循环型来实现园区、企业和

原标题:钱易:资源再生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魔咒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生资源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