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深度】垃圾焚烧:迷雾中前行(下)

2015-11-09 13:20来源:高能环境关键词:垃圾焚烧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蓝色焚烧:现在未来时

在2014年的“上海垃圾焚烧热点论坛”上,业界提出了“蓝色焚烧”的概念。“蓝色焚烧”不但要实现环保焚烧,减少废气的排放,而且要从管理、理念和文化等方面作出变革。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介绍说:“从技术层面出发,垃圾焚烧提出了5个核心理念,即:更加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更透明的企业运行情况;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使垃圾焚烧在中国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越,使垃圾焚烧领域的视野范围急剧扩张。然而,“蓝色焚烧”只提出了一个目标,并没有给出具体实施方案,致使从事垃圾焚烧的企业虽然看到了这个蓝图,却无法下手去实现“蓝色焚烧”,大部分企业仍然处在摸索的路途中。

“目前,真正启动蓝色焚烧炉的企业有限,一两百座焚烧炉中间只有少量的在向蓝色焚烧挺进。而且,由于外部的收益往往是滞后的,再加上提高收费相对困难。比如去年的垃圾处理收费不仅没有提高还拉低了,因为同质化的竞争拉低了垃圾焚烧的收费,所以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进入蓝色焚烧的系列。”傅涛说。

另外,在行业火热背后,焚烧企业还正在面临标准趋严、成本提升等显而易见的压力。2014年5月16日,《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第二次修订版正式发布。自今年7月1日起,新建生活垃圾焚烧炉需执行新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自2016年起,现有生活垃圾焚烧炉也需执行新标准限值。新标准对颗粒物、重金属、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均值大幅收紧,现行标准收紧了10倍。其中公众最关注的二噁英类控制限值,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0.1ngTEQ/m3,与欧盟标准一致。“新标准的限值大多比现行标准严了30%,可较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实施新标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可减排25%,二氧化硫可减排62%,二噁英类可减排90%。”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此外,新标准将一氧化碳浓度作为过程控制指标,以控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条件。为使标准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鼓励企业诚信守法,新的标准参考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采用“小时均值”和“日均值”相结合的污染控制限值,并设置了分时段控制标准。“这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尚属首次,为污染物尾端控制向过程控制和风险控制转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环保门槛的全方位提升意味着,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无论是垃圾焚烧量,还是焚烧后的烟气排放,都将进入更加严格的设计,提高建设和运营管理成本。

除了环保减排和投入成本的压力外,中国垃圾焚烧事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以下挑战:中国垃圾要求有更有效的预处理办法。如何实施垃圾分类,如何减少垃圾水分,是摆在这个领域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所谓的垃圾焚烧,并不是一烧了之,而是要开发出更多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物尽其用”是未来的垃圾焚烧技术提出的重要要求;垃圾焚烧的长期高质量的运营监管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要求;垃圾焚烧是一条跨行业、跨地域、跨市场的产业链,系统化、智能化是其发展趋势。而中国当前大多数机构把垃圾焚烧产业链分解得支零破碎,分别交由不同企业去建设,完工后也只能算作是拼凑起来的木偶,运作协同性极差,更谈不上智能化。

高能环境:建立焚烧生态链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能环境”)认为,垃圾焚烧事业要突破现在的发展瓶颈,一定要建“对社会负责任”的垃圾焚烧生态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垃圾焚烧是一条链,而不仅仅是“焚烧”这一个点。“焚烧”并非这个产业的唯一环节。仅仅是“焚烧”,而不关注它的上下游产业,焚烧的灰渣只会越来越多,毒气也会越来越重,而企业的收益也会越来越薄弱。垃圾分类和输运管理在中国仍然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但是未来的趋势是,未经合理分类的垃圾将不允许进入焚烧炉。同时,垃圾分类也是需要多领域进行协作的,涉及面极广,其中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高能环境时下就正在筹划着垃圾分类方面的大数据信息库建设。另外,余热和废渣利用、烟气处理等环节也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开拓空间。

二、多数民众最关心的还是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排放不过关,再好的焚烧技术与理念都将难以付诸现实。现阶段焚烧烟气的处理技术比较粗糙,一方面不容易达到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对各种辅助物料(如活性炭、石灰、酸碱溶液等)的使用没有做到回收,致使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如果能在这个环节多下功夫,尽量做到低投入、零排放,推广垃圾焚烧的主要障碍就被消除了。

三、垃圾焚烧厂需要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更透明的运营模式。民众对垃圾焚烧厂的担忧来源于对厂内运营状况的不了解。在丹麦、挪威、日本等国,很多垃圾焚烧厂都是对公众开放的,可以自由参观而无需预约。中国不但没有一家焚烧厂可以做到完全公开,而且也没有专业监管结构可以为公众提供垃圾焚烧厂的运营信息,即使官方去调查,也很难获取完整而真实的数据。高能环境已经开启了科学监管的开发之路,除了开放业务理念以外,公司还正在建设智能化的运营监管平台和监管机制,这不但是为了提高厂区运营的透明度,同时也能为公司的智能决策提供方便快捷的有效信息。

四、高能环境一再强调,垃圾处理的最优选择是资源化,能不烧的就不要烧。垃圾分类是垃圾资源化的主要实施手段,垃圾中的布料、木头,以及塑料等都可以被分出来进行二次加工利用,这不但可以在整个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增加收益,而且还减轻了焚烧炉的负担。除此之外,也应该注重开发炉渣的资源化渠道,其中的金属、陶瓷和玻璃等无机物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五、高能环境提倡要重视垃圾焚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追求每一步的极致化。俗话说,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要做为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必须要在垃圾焚烧的每个环节上都体现出其价值来。这不但要求企业的文化与观念符合“蓝色”的标准,而且对企业的硬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技术上也要不断创新,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以及控制技术都有必要精益求精,且可以融合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来实现每个环节实施过程中的极致化。

延伸阅读:

【深度】垃圾焚烧:迷雾中前行

原标题:| 原创 | 垃圾焚烧:迷雾中前行(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