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综合正文

【全解析】碳交易市场梳理

2015-12-03 14:05来源:SIA能源微信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碳资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资产

碳交易市场中存在两种碳资产即碳配额与抵消信用。对他们追踪溯源的解读,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碳交易的本质。

碳配额(Carbon Allowance)

碳交易一种定量的减排手段,其原则是“总量控制,配额交易”(Cap and Trade)。因此,合理制定碳排放总量和分配额是碳交易的重中之重。

排放总量的制定是碳交易的基础,也是碳交易的难点所在。过量不利于减排效果,而不足则可能影响控排企业的生产竞争力。因此,总量的制定应在大量历史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审慎制定一套分配的方法论以控制配额过量与不足的风险。

影响总量目标的因素还包括覆盖范围,包括市场纳入的:地区、行业、温室气体种类和纳入企业排放量门槛。通常,碳交易市场会根据排放源排放量的大小、排放量在全社会总排放中所占比例、减排潜力、减排成本的差异、监管成本、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选择覆盖的地区、行业以及企业,并逐步扩大至更大的范围。

配额的分配方式是碳交易中控排企业履约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分配方式包括免费分配、有偿分配和混合机制。

免费分配由政府将设置的配额总量免费分配给控排企业。如前所述,免费分配法要求政府有严谨的分配方法,同时由于企业与政府的利益诉求不同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免费分配增加了寻租行为的风险。但如方法得当,免费分配使得一些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配额获得额外收益,在碳交易体系建设初期减少控排企业的抵触情绪。因此,国际上大多数碳交易体系在运行初期都对全部或大部分配额采取免费法分配。

有偿分配由企业通过市场决定各自所需的配额量。有偿分配体现了将碳排放外部影响成本化的经济原理,同时由于企业按需够配额,政府就不需要事前制定复杂的测算公式,从而避免因此产生的寻租行为风险。然而拍卖法会增加控排企业的成本,影响本国企业竞争力。有偿分配可通过“拍卖”和“销售”两种方法实现。

因此,目前国际上相对成熟的碳交易体系都采用第三种模式即“混合机制”。这种模式又可分为:随时间逐步提高拍卖比例的“渐进混合模式”,针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分配方法的“行业混合模式”。

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集中在免费分配上,主要包括“祖父法”和“基准线法”两种方法。

祖父法又称为历史法,指基于企业的历史排放分配配额,通常为过去三到五年的平均数据,设计时可添加一些修正因子。祖父法的执行简单方便,但该方法忽略了减排先进企业已实施贡献,影响企业的减排积极性;同时,在经济衰落期,易造成多发配额的现象。

基准线法是基于每单位活动(产品或产值,如钢铁或水泥产品吨数、千瓦时电力能耗或者行业附加值等)的排放基准分配配额。基准线法又包括两条路径“最佳可获得技术法”(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和“最佳实践法”(Best Practice)。前者根据企业(设施)可获得的最优技术确定单位活动基准线,所需数据较少,方法相对简单易实施,适合在碳交易市场起步期操作;后者则需在全行业的数据基础上,选取行业前列企业或设备(可选取10%到50%之间的任何比例)的平均值,数据要求更精确,也更难操作。在碳交易市场的前期,更倾向于采用“最佳可获得技术法”定基准线。

原标题:思亚碳排放系列评论之——碳交易市场梳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资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