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技术正文

【涨知识】环境教授二维城市模型锁定污染源谈雾霾

2015-12-09 15:17来源:博士圈微信作者:翟志强关键词:污染源PM2.5北京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PM2.5传播

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存在和传播随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比如说风速、风压、温度、湿度、以及高度等。一般认为无风、湿润和低温的环境更容易具有高的细颗粒物浓度。高温干燥天气颗粒物散播的可能性最小。图5显示了北京市中心PM2.5和PM10浓度在一天内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整体来说,夜间呈现低温高湿的气候状况,夜间的颗粒物浓度要比白天高。美国环境署(EPA)的研究也指出了相同的结论(图6)。

图5. 北京市中心PM2.5和PM10浓度一天内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图6. 颗粒物浓度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另外,细颗粒物的浓度分布随高度也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近地面浓度最高,20米以上基本较小(图6)。在靠近主要交通道路的地区(50米内),5-10米高度处的颗粒物浓度最高(图7),当然这个结论会受当地具体风向和风速(以及地表面温度等)的影响。很多研究显示靠近交通路段100米以内的地区颗粒物浓度显著增加,而在100米之外会随着风向迅速衰减(图8)。

图6. 颗粒物浓度随高度变化

原标题:环境教授谈城市雾霾污染源与pm2.5防护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源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北京雾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