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研究所研究员刘锦淮课题组成功研发出“风光互补”自主式水面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水面漂浮物自动回收装置和水面机器人组成,类似于家庭清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各种海洋、湖泊、河道、滩涂及景区内的湖泊、池塘的固体垃圾、浮萍等清理,以及危险区域的远程作业。目前,研发单位已形成样机,并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水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动力上,主要来源于大容量电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混合电源系统,解决了水面机器人长时间持续巡航的动力问题。在目标识别方面,水面机器人采用视觉和雷达双模目标识别方法,解决了水面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实时避障问题。在导航和控制方面,融合了多模导航系统、三维电子罗盘等多项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水面目标的自动控制问题。
研究人员还以水面机器人为通用平台,研制出了可去除水面溢油的水面油污清洁机器人和水质监测移动实验室。前者可以在自主巡航的过程中自动清除和回收水面油污,后者可以取代目前常用的水质固定监测站或者监测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围绕能源科技发展方向与南方电网公司发展战略需求,以创建国家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力机器人研发中心,助力实现机器人技术在电力生产的深度融合,促进电网技术升级和电网本质安全。依据《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实验
过去,国内现有的水面机器人水质检测与采样技术一般只能在线检测常规的水质五参数指标,很难全面检测水中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无法实现水中重金属等重要污染物的原位和实时检测。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锦淮课题组研发出了一种风光互补自主式水面机器人,实现了水质立体断面的
2013年,云洲发布了世界首款环保无人船,这是一款可以定时、定点、定量开展标准化水质采样、移动在线水质监测、绘制水质空间分布图,帮助工作人员快速锁定污染源位置等工作的智能化水面机器人。在随后的两年中,云洲环保无人船在全国环保、水文系统内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31个城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4月10日上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八大榜单。双登股份再获行业认可,荣登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力迈向碳中和的新纪元,“连接与算力”是发展的主旋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作为算力革命的核心载体,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
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研究员入选,这是他自2014年以来的连续第11次入选。陈海生研究员长期从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大规模物理储能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
2025年3月2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化工出版社出版的《氢能手册》新书发布会在中国有研大厦成功举行。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作为氢能专委会的依托单位,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专委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为本次发布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
3月25日,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强势上涨。截至收盘,常辅股份以30%涨幅涨停封板,天力复合涨超20%,哈焊华通、中洲特材等封20%涨停板,中国核建、中国核电等纷纷红盘。消息面上,我国多个核聚变试验装置取得进展。近期,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