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分布中心,湿地资源丰富且脆弱,近年因湿地保护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为开垦破坏占用等原因,原生态自然湿地面临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等“生存困境”,亟须加强保护与管理。
据调查,目前贵州湿地面临“一少一低”的严峻形势,一是湿地总面积约为315万亩,在全国偏少;二是湿地率低,仅为1.19%,远远低于全国5.58%的湿地率。
人为侵占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据贵州省林业厅调查统计,十年来全省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2.05万亩,减少率8.86%,加上人工建造的湿地,“一消一涨”使全省湿地总面积仍减少10.2万亩,减少率3.14%,另外还有约50万亩的湿地受到威胁。草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岩溶构造湖,因人为放水排干、开辟农田等原因,草海水域面积减少了20多平方公里。而松桃、龙里、都匀、赫章等地的一些天然泥炭沼泽湿地,则被一条条人工开挖的沟壑将水放干,湿地变成了荒地。
工农业污染导致湿地水质下降。在黎平县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记者看到湿地下游污水横流,河边一家农家乐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湿地。
物种侵入、过度采集捕捞也造成湿地功能退化。“近十年来,我们发现了7种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 贵州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邓伯龙说。另外,在龙里、花溪等地,由于商贩大量收购泥炭藓,使贵州每年的泥炭藓出口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无序和过度采集导致一些泥炭藓沼泽湿地退化为旱地。
近年来,贵州核实了6218块湿地斑块,建立了全省湿地资源数据库;并建立了30处国家湿地公园(28处为试点)、4处省级湿地公园;划定315万亩“湿地生态红线”,已初步构建起湿地保护体系。但在湿地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
一是多头管理与概念不清致湿地管理保护遇到“梗阻”。邓伯龙说,湿地概念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同是一块沼泽地,国土部门认为是未利用地,林业部门认为是湿地。对于湿地污染问题,又涉及环保、住建、国土、农业等部门,单靠林业部门“治污、管污”根本无能为力,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综合协调是湿地保护的硬伤之一。“以草海湿地为例,它存在水体严重污染、周边植被退化、水土加速流失、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而草海‘厅(贵州省林业厅)市(毕节市)共管’和威宁县‘省直管县’的身份,在决策审批、资源整合、项目实施、执法监管等方面存在不少体制性弊病。”
其次,机构不健全、资金缺口大,制约了管理保护工作。据记者了解,全省30多个湿地公园中,成立了保护机构的不到10个,管理人员缺乏。
第三,法律法规不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执法难。不少基层干部表示,由于人为工程建设、农业建设、城镇化扩张等原因,侵占破坏湿地等现象时有发生,但对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维权依据和罚则标准,缺乏处理的“抓手”。
基层干部及专家表示,保护贵州喀斯特湿地资源已刻不容缓,宜尽快采取措施确保湿地“量稳质升”。
首先要加大投入,严格禁止对湿地的侵占破坏。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认为,贵州应以这些规划为抓手,以建设国家级或省级湿地公园为重点,加大退耕还湿、退牧还湿的力度,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建立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审批制度,对于确需征占湿地的,通过“占一补一”的方式,建设高质量的人工湿地,保障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质量不衰减。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长陈波等认为,希望上级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予以支持。
建立有效的湿地管护机制,维护湿地的生态多样性。石阡县林业局局长孙传良等人建议,希望建立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水利、环保、住建、国土等各行政部门配合协作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将湿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之中。同时,建立水体富营养化和湿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加大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度和省级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监测体系,多方合力保持河流、湖泊等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般可以概括为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或者分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基本成分。生态系统结构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重要特征之一。组成要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的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稳定。一定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处理、污泥污泥处理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有吸附
经过污水处理后的尾水,也能变废为宝种植高产蔬菜。10月14日上午,由江宁水务集团科协承办的市科协大讲堂上,东南大学教授吕锡武作《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报告,他建议水环境治理可以在进入自来水厂前和污水处理厂后两个环节上下功夫,比如,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推广人工湿地污染净化型农业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成立大会及首届研讨会日前在福建省长乐市召开。来自国家和北起辽宁、南至海南的11个沿海省(市、区)湿地管理部门、相关科研院所、保护组织、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求解滨海湿地保护之道。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多种效益,被誉为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2月24日,重庆市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发布重庆市梁平区“国际湿地城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采购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项目拟中选人为重庆新梁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梁平区“国际湿地城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EOD项目包含:1、生态环境治理公益类项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其群落结构对水体环境变化响应非常灵敏,能够用来反映水体的水质特征。通常认为,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到营养盐、水温、光照和水动力的影响,其群落结构更是会受到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甚至是人工措施的影响。人工湿地作为饮用水源地的净化措施已有许多应用
一、准确的环境胁迫因子识别环境胁迫是指环境因素的量接近或超过有机体、种群或群落的一个或多个忍耐极限时造成的胁迫作用。环境胁迫因子,又称逆境因子。通常将其定义为对植物施加有害影响的环境或人为因子。如干旱、冻害、盐害、冷害、高温、水涝、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称为植物逆境因子。这些
2020年1月19日,“生态环境修复标准”项目启动会于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项目负责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等生态环境修复标准编制专家团队代表参加了会议。生态环境修复10项标准是江苏省第一批53项地方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是全文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滨海湿地(含沿海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珊瑚礁等)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
一、湿地概念(一)什么是湿地湿地是存在于各类水域系统与陆地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且分布十分广泛。对湿地的定义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1971年,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签署的旨在保护和合理运用全球湿地资源对的公约mdash;mdash;《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定义:ldqu
河北省衡水市境内的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83平方公里,是由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河网综合整治、环湖林地修复等多项工程,综合生态环境恢复成效显著,现为京津冀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区、国家
森林、海洋、湿地是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被称为ldquo;地球之肺rdquo;;而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被人们称为ldquo;地球之肾rdquo;。近年来,我市建设24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总面积达3.58
折巴乡位于吉隆县西北部,距离县府125公里,是吉隆县境的纯牧业乡镇之一。途中可以看见成群肥壮的藏野驴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雄鹰在蓝蓝的天空中展翅敖翔,野狼夫妻时而结对出现,可见这里的生态系统保护得还算比较完整。折巴乡芒杂村位置非常的偏僻,从加吉(加加吉隆)公路进入芒杂村的分叉路口之后,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获悉,《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已获通过。《条例》确定每年农历的立夏为西安市湿地日。尚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条件的湿地,应当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或者湿地保护点《条例》明确,坚持全面保护、
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般可以概括为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或者分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基本成分。生态系统结构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重要特征之一。组成要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的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稳定。一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