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聚焦两会】细数2016河北两会上有关生态环保那些事儿

2016-01-18 08:42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关键词: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河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提案中还建议三地在共同机构的管理下,加大科技投入,组织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尽快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成熟的适宜技术,为两山地区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成立专门机构协调统一使用各方资金,以矿山企业出资为主体,政府财政经费为辅等措施筹措矿区生态重建资金,实现生产矿山企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

加快太行山绿化 构筑京津冀生态屏障

太行山地处华北平原西侧,跨越京冀晋豫四省(市),总面积1049万公顷,是京津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加快太行山绿化工程,对于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减少雾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十三五”规划将太行山作为省造林绿化的主战场,确保森林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为此,在2016年河北“两会”上,中国民主同盟会河北省委员会建议,将太行山绿化作为生态富民工程,在全省迅速掀起绿化太行山的新高潮,确保太行山绿化工作如期完成。

提案提到,河北省境内的太行山对华北平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质量较差,生态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山区造林由于缺水、缺土,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

提案建议,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新机制。为确保太行山绿化工作科学、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应尽快组织国家、省、市林业、生态专家,对太行山绿化前期工程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有关政策、技术、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重点突破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瓶颈,科学地制定出太行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创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农民自愿”的绿色发展格局。

提案还建议,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封山育林的措施和政策,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或投资。

此外,中国民主同盟会河北省委员会建议加快太行山绿化,树种搭配要科学合理,林地管护要进一步强化。

53亿元助力生态环保 可比增长25%

每年财政的预算安排,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1月8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印发了《关于河北省2015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6年,省级财政安排53亿元资金,助力生态环保,可比增长25%。

其中,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8亿元,支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统筹整合相关资金11.5亿元,用于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中央资金配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创新用水管水机制,开展人工增雨(雪)。安排节能减排资金4.7亿元,推进资源节约、循环经济、水污染防治等。安排环境治理资金26.2亿元,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矿产环境治理、海洋保护、地质勘查、水利设施建设等。

原标题:【聚焦两会】细数2016河北两会上有关生态环保那些事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环境治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河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