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案例】山区性河流生态治理案例——重庆苦溪河

2016-01-27 09:14来源:河道治理500例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治理重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沿河构筑物布置

考虑到苦溪河多年平均流量较小, 纵坡较陡的特点, 通过壅水堰的设置将窄深式河道变得宽阔, 增加水景面积, 并可形成急流与浅滩相间的河流地貌特征、跌水与瀑布相映的景观, 同时增加曝气作用以加大水体中的含氧量。根据地形地质条件, 在桩号3 +115、3 +925、4 +180、5 +740 处, 布置了踏水桥、胜利桥、陡坎、汪家石塔四级壅水堰, 踏水桥堰后坡为多级跌水, 胜利桥堰后坡为1 ∶5缓坡, 陡坎堰下接天然陡槽, 汪家石塔堰后坡设观景廊道。

提水式曝气机,增氧造景

根据河流地貌特征, 沿河布置了总面积为27 940 m2 的河滨湿地、河心湿地及湖滨湿地, 在湿地内种植睡莲、马蹄莲、香蒲等水生植物, 从而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河流污水的净化, 并能紧密结合自然景观建设。根据景观生态学中缀块—廊道—基底的空间景观模式, 为了增加河流景观空间异质性,应有足够数量大小相间的缀块, 把大缀块与小缀块合理搭配是提高空间异质性的重要途径。

3.河道纵断面设计

蜿蜒性是自然河流的重要特征。河流的蜿蜒性使得河流形成主流、支流、河湾、沼泽、急流和浅滩等丰富多样的生境。由于流速不同, 在急流和缓流的不同生境条件下, 形成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即急流生物群落和缓流生物群落。

在苦溪河整治段的纵断面设计中, 在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及河流岸坡冲刷安全的前提下, 尽力保持了河流的自然蜿蜒性, 并完全保留了建堰壅水后深潭与浅滩相间的自然状态, 既避免了河流形态的直线化, 减小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增加了自然美感, 也节约了工程投资。

4.河道横断面设计

在苦溪河整治段的横断面设计中, 采用多样性较好的复合断面型式, 并根据过洪能力、岸坡稳定、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局部调整。在这种断面形式中会出现深潭与浅滩交错的布局。

典型断面

浅滩的生境中, 光热条件优越, 适于形成湿地, 供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积水洼地中, 鱼类和各类软体动物丰富, 它们是肉食性候鸟的食物来源, 鸟粪和鱼类肥土又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水生植物又是植食鸟类的食物, 形成了有利于珍禽生长的食物链。深潭的生境中, 太阳光辐射作用随水深加大而减弱。红外线在水体表面几厘米即被吸收, 紫外线穿透能力也仅在几米范围。水温随深度变化, 深水层水温变化迟缓, 与表层变化相比存在滞后现象。由于水温、阳光辐射、食物和含氧量沿水深变化, 在深潭中存在着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原标题:山区性河流生态治理案例--重庆苦溪河【162国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道治理查看更多>生态治理查看更多>重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