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2日将迎来第20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不仅在强调湿地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作用,更是强调湿地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因库,同时发挥着调蓄洪水、保护海岸线和储存碳等多种功能。湿地还是人类重要的生计来源,全球约有10亿人享受着渔业、水稻种植、生态旅游等湿地功能。然而不幸的是,湿地功能和价值至今仍未得到广泛认识,被当作“荒地”占用或开垦的案例屡见不鲜。据《湿地公约》统计数据,1900年以来,全球超过64%的湿地已经消失。2014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为5360.26万公顷,比第一次调查同口径减少了339.63万公顷(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面积),减少了8.82%。
然而,“保护”与“开发”总像一对“冤家”,湿地保护与开发也是如此。我国湿地曾经历了一系列“大开发”的过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三江平原的“北大荒”开发、长江中下游的“蓄洪垦殖”和围海造田,这些开发活动旨在生产更多粮食和棉花,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大开发”具有特定的历史经济背景,其带来的影响无可厚非。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使政府和学术界认识到湖泊湿地在洪水调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湖泊湿地恢复工程,在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开垦也被列为“非法”。
与湖泊湿地与沼泽湿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滨海湿地的围垦和填海一直没有停止,且规模巨大。目前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79.59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0.85%。与第一次调查相比较,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136.12万公顷,超过天津市的面积,减少了22.91%,明显高于全国湿地减少的平均速度。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已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等实施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发现,2000年之后的10年间,为满足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建设对工业区、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沿海地级市共围垦滨海湿地32万公顷。围填海所导致的候鸟栖息地丧失,对勺嘴鹬、小青脚鹬、卷羽鹈鹕、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濒危迁徙水鸟构成了直接威胁。
然而,滨海湿地持续减少的命运并未终结。根据沿海11省区市的海洋功能区划,至2020年,已获批的建设用围填海指标合计达24.69万公顷,我国8亿亩湿地保护的红线将于2018年前被突破,这也意味着作为我国生态底线的湿地已岌岌可危。守住“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湿地被围垦、占用具有深刻的体制与机制原因。我国缺少湿地保护的专门法规,林业、渔业、海洋等政府部门采用要素式的管理体制,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体制与机制冲突。例如,在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湿地仍被列为“未利用地”,也就是“荒地”。因此,许多地方政府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以正大光明地占用湿地。湿地显然成为“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的牺牲品!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湿地“大保护”的序幕已经拉开。湿地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确保我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扩大湿地等生态空间和湿地面积等。随后9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大保护”的核心目标是坚守“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确保天然湿地“零损失”,对关键水鸟栖息地等实行抢救性保护措施,禁止非法围垦和占用天然湿地,对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的湿地占用实行“占一还二还三”等湿地恢复措施,确保天然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功能不退化。
湿地“大保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湿地保护涉及林业、海洋、渔业、国土和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及到省、市、县等各级行政区,单个部门和地区难以完成湿地“大保护”的重任。湿地保护也不能只由政府“买单”,占用湿地的企事业单位也应为湿地恢复买单,依托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等企业应“保护优先”,避免“大开发”对湿地造成新的破坏。湿地周边社区群众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计,应真正践行“可持续”的原则,避免酷渔滥捕和竭泽而渔,各类环保组织(包括草根组织)也应该在湿地宣传和环境教育、提高公众保护和参与意识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总之,湿地“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必须携手共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编者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两会建议工作组于2025年2月20日上午9点召开第十届“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本次会议由绿会党支部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科学期刊提供学术支持。此次会议在绿会融媒等平台同步直播,在线参会人数达2000人次。现将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11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学,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
8月14日,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国网天津电科院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西青区碧水家园社区广场,开展国网“候鸟生命线”公益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向居民讲解爱护候鸟、反盗猎和保护电力线路知识,并发放宣传册和环保扇,引导公众增强爱鸟护线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马鞍山市发改委印发《全面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实施方案(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做好光伏发电消纳。注重开发应用与电网接入有效衔接,综合考虑本地区电网承载及消纳能力,做好区域电力平衡。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提升高比例光伏并网适应性,保障光伏项目大规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到2035年,黑龙江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993.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327.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5.13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
《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30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十六号《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30日审议通过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红树林营造方法学为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红树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方法学发布后,预期社会反响较好。为此,围绕一系列关键问题,记者采访了红树林营造方法学的牵头编写
9月23日,新修订的《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对杞麓湖湖长制的管理体制、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资源保护与生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考察,要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原文如下: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蔡奇陪同考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
5月26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简称《方案》),提出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动态评估海上光伏建设成效,推动海上光伏可持续发展。《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上光伏集约化开发迈出坚
4月4日,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壮大光伏产业,进一步推进大别山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区。重点支持红安麻城、黄州等地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光伏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会同科研院所等第三方科研力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示范。开展农田、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关键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9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市县级政府应将涉及空间布局调整、规划用途变更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监管。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合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将“嘉兴南北湖未来城EOD项目”推送给国开行等十大金融机构,标志着该项目已成功纳入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库,步入融资及建设等实质性推进阶段。这是嘉兴市首个EOD项目,也是浙江省首个以地市级名义申报入库的EOD项目。来了解项目吧~南北湖未来城EOD项目投资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深入推进《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实施,吉林省生态环境厅起草了《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针对规划内容提供宝贵意见建议,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电子邮箱:sthjt_s
开展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管理模式,实现园区企业全部由新能源供电,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施总投资11.5亿元的洮北年产1万吨碳纤维项目,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竣工投产;总投资7亿元的洮北源网配套建设项目,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竣工投产。谋划总投资50亿元的远景10GWh储能电池电极、电芯及模组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竣工投产。(洮北区人民政府、市能源局分别牵头负责)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清单
近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清单》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依托可再生能源富集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建成百万吨级“氢田”,打造“中国北方氢谷”。
日前,云南发布2021年版“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表。2021年云南省“补短版、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达187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超3000亿元。其中生态环保项目如下:(一)流域水环境治理1绥江县金沙江干流岸线生态修复及大汶溪流域绿化美化项目2东川区小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通海县杞麓湖
黑龙江日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抚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委托,就“黑龙江沿岸抚远段生态修复工程-滨江湿地恢复区项目”项目(项目编号:RHZB2019-421)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如下:一、项目信息项目编号:RHZB2019-421项目名称:黑龙江沿岸抚远段生态修复工程-滨江湿地恢复区项目项
黑龙江省启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抚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黑龙江沿岸抚远段生态修复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区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项目名称:黑龙江沿岸抚远段生态修复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区项目编号:QYZB2019G086项目联系方式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参与了“广西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施工公开招标。公司于2019年5月23日披露了《关于成为广西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施工建设第一候选人的提示性公告》。近日,公司正式收到该项目建设施工部分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为187,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