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探寻PPP下黑臭水体治理的痛点

2016-02-03 08:40来源:E20作者:赵喜亮 吕凯关键词:PPP黑臭水体水环境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PPP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的尝试

就水环境领域而言,可借用《薛涛:市政环保领域PPP顺利推进的必要性和六大障碍》一文中的“市政环保”概念,与PPP相关的领域体现在图1中红色框内的四个子区域。其中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城镇水环境治理等属市政领域范畴,在市政领域已形成了单元的BOT、TOT等服务模式,这一范畴相关子领域的发展源自2003年原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这一发展阶段可称为PPP1.0时代或前特许经营时代。市政领域的BOT服务模式或BT模式中加入BOT、TOT模式,虽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但无法面向整个水体的环境效果。对于水领域的治理修复,由于其流动性较好、而不能主动恢复,污染面较大,因此治理的紧迫性较高,需系统化的综合治理修复。国办发[2014]69号文中提出的环境绩效合同服务作为环境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已在水体修复子领域中开始尝试,这一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PPP2.0时代。

图 1 基于政企关系逻辑的领域分类(九宫格)

二、PPP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的实践

自2015年4月份“水十条”发布以后,黑臭水体治理在业内掀起了巨浪。据E20研究院测算,在未来5-10年内将激发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上万亿的市场。全国各地为按时完成“水十条”中针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的明确目标,自上而下都在紧锣密鼓的针对黑臭水体展开治理工作。2016年才刚刚开始,北京、天津、成都、杭州、湖南、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纷纷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根据E20研究院的调研发现,市场实践中,与水环境服务相关的项目除了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单元项目以外,还包括水环境综合整治中不带运营绩效的投资类项目和带运营绩效的投资运营类项目。其中不带绩效的投资类项目典型的如BT项目,及在BT受到限制后,项目被包装成带帽BT的形式呈现,即对此模式的政府回购期限进行了拉长(此种类型的项目体现的是政府采购“工程可用性”绩效);我们推崇注重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全程绩效,环境绩效作为全程绩效的最终体现,但受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复杂、责任边界难以清晰划分等制约,目前市场实践中的项目多以体现工程可用性绩效为主。另外目前也出现了大量的PPP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作为双方今后长期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双方签订相关合同的基础。有报道称PPP项目落地少,签约率不足20%。针对PPP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项目是否能签约、存在哪些痛点的制约,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三、PPP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的痛点

国家高度关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推动了环境治理进入面向效果的时代,推动了地方政府面向效果治理需求的释放。在财政部PPP示范项目中,关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占了很大比例,图2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项目分布情况。环保部也高度关注,2011年,环保部发布《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11]36号)文,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环境服务模式,这说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效果服务的新阶段。E20环境平台在五年前就提出通过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来推进地方政府和环境治理企业关注环境治理效果,并由此向环保部申请了相关课题。在2015年颁布的"国办发[2014]69号文"推进环境第三方治理的文件中,该词汇以“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的名称正式面世。

原标题:探寻PPP下黑臭水体治理的痛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查看更多>黑臭水体查看更多>水环境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