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报道正文

环境保护部命名一批国家生态市、县

2016-02-03 09:13来源:中国环境网关键词:环保部门环境保护部生态文明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1月25日,环境保护部根据《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等规定,授予上海市崇明县、广东省珠海市等22个地区“国家生态市、县(市、区)”称号。这是环境保护部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平台,推进地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最新成果。目前,全国已有114个地区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市、区)”称号,也涌现了一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22个新获命名的地区是环保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这次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市、区)”称号的22个地区共涉及10个省市,既有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也有中部的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正在崛起的地区,还有西部的陕西等欠发达地区。由此看来,这22个地区具有充分区域代表性。这22个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和引领者。通过生态文明创建,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根本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目标和成果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是发展的约束,而是发展的动力和机遇。能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关键,处理得不好,就会相互掣肘;处理得好,就能相辅相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前进的道路中,首先需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关系,需要打破简单的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束缚,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起来。要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路径,把节约环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进。这22个地区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他们在开展创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发展思路,保持清醒和定力,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调以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为统领,狠抓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环保产业、开展产品生态化设计、加强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融合。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生态省建设,环境保护部大力推动,各地积极响应。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区、市)正在开展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多个市、县、区大力开展生态市县建设。114个地区取得生态市县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命名,建成4596个生态乡镇,也涌现了一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党政主导、多方参与”是关键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也不只是依靠某一任领导推动就能完成的,因此必须健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才能使生态市、县创建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在生态市、县创建过程中,这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正在深刻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地区发展竞争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环保部门监督协调、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将阶段性目标具体化、时限化、责任化,与下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建立创建工作的专项引导或奖励资金,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创建积极性等。

在鼓励“社会参与”方面,生态市、县地区特别注重把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支持;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教育,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此外,在生态市、县创建验收时,安排公示环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等。

原标题:环境保护部命名一批国家生态市、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部门查看更多>环境保护部查看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