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盘点:2015年水处理行业新技术或新系统

2016-02-04 10:13来源:慧聪水工业网关键词:水处理市场水处理技术水处理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美科学家研发“可饮用书”可过滤污水中99%细菌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本神奇的书,它的书页可以被撕下来净化水源,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已经在实验中被证明有效。这本书被命名为“可饮用书”,是由弗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研发的一款集书本和过滤器于一身的工具。它的书页上含有纳米银离子,能过滤掉污水中的各类细菌。

“可饮用书”当然不是指书本身能喝,而是指这本印着滤水方法和卫生知识的书可以过滤淡水,使其变得可以饮用。只需要撕下一页纸,就能将河流、溪水、水井等地方提取出来的淡水过滤净化。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在渗过纸页时会被纸页中的银离子与铜离子吸附。一张过滤书页可以净化100公升的水源。一本“可饮用书”就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用水所需。

该研究结果在美国化学学会于波士顿召开的第250届全国会议上公布。在测试过滤了南非、加纳和孟加拉共和国的25处被污染水源后,该书被证实可以成功过滤掉污水中99%的细菌。研究者们称,过滤后的水源与美国标准自来水水质相近,有微量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在过滤中进入水中,但都符合标准。

七、新一代电吸附技术助化工废水零排放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化工废水零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为工业和商用环保领域处理废水或污水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目标,一直在竞相探索高效的技术路径。

6月10日-12日,在上海国际水展上,爱思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和展示的全新概念“E+零排放”技术引起极大关注与轰动。业界人士认为,全新的电吸附水处理技术以其低成本及先进性、成熟度,有望成为解决世界性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望加速实现化工废水的“零”排放。

爱思特公司董事长孙晓慰表示,“E+零排放”系列工艺技术是以当代先进的电极材料为核心,集成目前市场上成熟的膜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蒸发技术等,形成爱思特独特的“1+N污废水处理技术系统”,已形成并拥有有效专利17项,其中PCT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其工艺特点是专长高硬高盐水的处理,具有无需软化除硬、处理过程简练、制水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其最大亮点之一是较传统工艺大大降低了“零”排放成本。若采用传统的RO+MVR技术,要实现“零”排放,每吨水处理成本高达9.49元,而爱思特“E+零排放”工艺将吨水处理成本降低到3.62元,较传统工艺下降60%以上。对于高耗水企业来说,实施废水“零”排放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八、治污新方法微动力投资小占地少效果好

在安康市汉滨区老庄村,一处用白色木格栅圈起约200平方米的绿化地格外显眼。这里地面长满美人蕉、菖蒲等绿色植物,如果不是格栅外树立的“老庄村生活污水处理3号池”的标牌,一般人怎么也无法把这里与污水处理联想到一起。标牌上还清楚地写明,该污水站的处理模式为:微动力处理+人工湿地。从该污水站出来的水直接流入了汉江的二级支流付家河,污水处理站的所有设施都埋在地下。

为了展示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汉滨区环保局沈海燕局长现场从污水站进水口和出水口取了水样放在一起让记者看。进水口的水质浑浊不堪,而经过微动力系统处理完以后的水看起来清澈透明,闻起来也没有异味。

“生活污水微动力人工生态湿地处理工艺就是将生活污水在管道的导引下,经过格栅井、厌氧池、好氧池后流到人工湿地,即美人蕉等植物的根系下面。污水中的富营养分子经过砾石层层过滤后,最终由美人蕉等植物吸收,经过一系列程序,生活污水就能够达标排放了。”沈海燕说。根据安康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老庄村污水站的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九、科研团队研发出绿色高分子缓冲体系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学院李永胜等日前研发出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易分离的聚合物枝载的pH缓冲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期刊《绿色化学》上。

传统的pH缓冲体系一般由易溶的小分子共轭酸碱对组成,它能自如地调控溶液的pH值,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化学分析、生物医学与环境保护等领域。但其存在一系列缺憾,如导致目标产品的纯化困难、含有高浓度缓冲剂的废液后处理非常棘手等,严重制约其工业化。

李永胜等提出一种固相缓冲剂的概念,并设计了一种高分子枝载的共轭酸碱对,它完全不溶于水或者有机溶剂,通过离子交换机制来控制溶液的pH值。这种缓冲体系的后处理非常简便,仅仅运用过滤操作,就可以把高分子枝载的缓冲剂完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且这种高分子pH缓冲剂可以不经处理而连续循环使用。

实验同时发现,这种高分子缓冲体系具有一个明显不同于传统缓冲体系的特点:溶液的pH值对体系中的盐分有线性依赖关系,盐的浓度每提高10倍,溶液的pH值就降低一个单位,反之亦然。

十、重庆研制出光催化水污染处理系统

曾被称为“雾都”的重庆,也可以用光催化对污染水质进行降解处理。日前,记者从重庆文理学院获悉,该校一学生团队研制出“一种用于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污水的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

“针对水污染,有生物降解法等多种处理方式。”该校化工专业大二学生陈冬玲告诉记者,其中,使用太阳能源的光催化能够产生活性很高的氧化活性物种,充分氧化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降解方法,且成本很低。

不过,此前光降解的材料大多利用紫外线进行作用。但由于重庆多雾,当紫外光到达地面时只有5%的利用率。

“但可见光到达地面时还有50%的利用率,所以需找到一种利用可见光发生作用、适合重庆的光降解材料。”陈冬玲说,在导师带领下,由13名学生组成的攻关团队,经过数十次试验,发现一种将氯氧铋+硫化镉混合制成的材料,对可见光有响应,并对毒性较大的酚类物质、苯等有机物质能起到非常好的降解作用。

如今,团队还攻克了将这种材料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难关,成本很低,可反复使用。

据悉,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将代表重庆参加第14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原标题:盘点:2015年水处理行业新技术或新系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处理市场查看更多>水处理技术查看更多>水处理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