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报道正文

绿色成镇江发展“主色调”凝聚共识闯关再出发

2016-02-05 15:33来源:京江晚报作者:王露 沈春来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镇江绿色转型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镇江生态文明建设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越深入下去,遇到的困难越多,需要凝聚共识,用智慧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走下去。昨天上午,在市政协召开的“推进绿色发展”专题联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踊跃发言,在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为未来五年镇江走好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把脉开方。

1 机制创新 探索最理想发展模式

镇江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未来五年更将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建设。沈红亮委员提出,镇江必须在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实践中探索最理想的发展模式。

“主体功能区制度是当前最先进的一种发展理念。”沈红亮直陈,现有的发展模式忽视了区域的差异性,以一刀切的方式驱动各地发展,导致各地趋同发展和恶性竞争,带来了发展效率低下和资源消耗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实施,可以矫正现存发展模式之弊端。

“但在旧的体制格局下,要想实践一种全新的理念,绝非易事。”他清醒地认识到,会有大量的难题等着我们去面对。沈红亮建议,强化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互配合探索更优的发展模式。同时必须寻找适度开发的界限。政府只需要把生态红线划出来,把开发禁区列出来,其他地方的开发强度,由市场做主即可。

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成为我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宗加伟委员提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仅包括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应当包括控制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为了实现我市生态发展的战略,避免重蹈醒得早起得迟的覆辙,宗加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把镇江的青山绿水控制好,保护好。

2 加快转型 产业绿色化迫在眉睫

朱赤委员建议镇江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率先探索出一种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创新模式;以中小企业为突破,率先摸索出一条提升中小企业生产品质的机制。这样坚持走下去,最终实现“创新镇江 智造中国”的跃升。

步建坤委员认为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上镇江已有初步的实践,必须加快推进步伐。他建议,以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发展高端化。重点打造我市的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产业配套、高端电气设备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制造、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集聚基地。对传统产业则要改造,促进工业发展低碳化。

镇江的工业主要污染源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总耗能的80%以上。对此,他建议淘汰落后产能整治污染企业,技术改造高耗能企业,有条件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同时,以培育延伸产业链,实现区域工业循环化;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工业能耗管控智能化。

3 污染治理 不放过每一个污染源

“截至目前,在全省登记在册的7.9万艘运输船舶中,只有4134艘完成了生活污水防污改造工作,还有7.5万艘船舶没有完成改造,约20万人常年生活、工作在船上,‘任性’地排放着生活污水。”陈海岛委员报出的一串数字让人吃了一惊,一些平时不易察觉的领域确实还存在不小的污染源。

过去,内河运输船舶吨位小、航程短,其生活污水的排放一直未作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河船舶吨位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长,其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增长迅速,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至河道中。而由于船舶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滞后,使用高硫油的船舶如同烧着劣质煤、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的“移动火电厂”。陈海岛建议,面对船舶污染治理商机,相关企业应加大在双燃料发动机、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船舶改造等方面的科技投入,适时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加大对交通水运工作综合治理的力度,推动水路能源升级,确保船舶加油站点提供符合标准的燃油。

“青山绿水离不开全市农村环境的根本改善,而农村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就是面源污染问题。”钱伯安委员说,比如不少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散落在农村周边,污染农田、湖泊、河道、水塘,加之工业园区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

农村面源污染制约了我市生态建设的步伐,钱伯安建议,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农产品生产监管力度,全面实行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

4 宜居环境 巧妙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一边是越来越多“高大上”的城市综合体,但其周边环境却有点大煞风景:车辆乱停乱放,建筑与道路之间空间局促,供电、通信等相关配套市政设施设置随意,与我们追求的整洁有序、清新亮丽的城市环境格格不入。郎倩委员说,这里虽有管理上的缺失,但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否可以从建设的源头来探求解决办法呢?

电动车停放已成城市的顽疾。建筑与车道之间有限的空间,甚至连车道几乎都被电动车侵占,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电动车,停放的时候再怎么规整都会给人凌乱的感觉,更不要说有些电动车停放几乎无人管理的地段了。郎倩说,是否可以大胆一点设想,让电动车也能入库停放,沿街的综合体或其他公共建筑在建设时让出一些底层空间或是半地下空间用于停放电动车,建筑与道路之间的退让空间就可以多设置一些树木花草、休闲座椅等户外公共设施,既可以使电动车停放的较为隐蔽,也可以给市民提供更为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

市区现在不少道路建成也达到一定的时间,可行道树的长势却不尽如人意。郎倩表示,不排除有树种选择不当或是绿化管养不到位造成的,但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行道树的栽植空间有限。常规道路设计都是在人行道靠近车道的一侧,按照一定的距离设置行道树树池,但由于受到人行道宽度、施工工序等影响,树池普遍偏小、偏浅,树池周边全是道路路基所用的灰土等,这样就造成行道树根部缺乏营养空间,灰土易使土壤偏碱性,影响树木后期生长。如果做道路设计时,调整一下思路,根据道路所处区域和周边环境情况,灵活设置行道树的位置或树池形式,也许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如果人行道两侧是绿地,可以把行道树栽种到绿地内靠近人行道一侧;如果道路步行的人较少或沿线商铺较少,也可以把行道树树池成组连通。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扩大种植空间,为树木后续生长打下较好的基础。

“城市快速成长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开发者、设计者等各方积极互动,共同探索,通过巧妙的设计去化解,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加美好。”郎倩说。

原标题:绿色成镇江发展“主色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镇江绿色转型查看更多>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