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背景
借助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新加坡成功实现了从极端缺水到世界水务枢纽的跨越发展。在技术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敏锐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明确技术发展为社会重大需求服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加坡模式,为我国水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凯军
从极端缺水到世界水务枢纽的跨越发展
1963年的干旱曾引发了新加坡长达十个月的供水困难,每位居民都忍受着每天长达12小时的限制供水,同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水安全格局,令这场水资源灾难让很多人都刻骨铭心。然而,步入21世纪之际,新加坡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了新生水(NEWater)、海水淡化、地表蓄水和外部购水四大供水渠道,彻底摆脱极端缺水的局面。同时,新加坡2011年本土水务公司对外交易额高达29亿新元,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级的水务枢纽,演绎了一部夺人眼球的世纪大逆转。
新加坡 “全民水共享:保护、珍视、享用(water for all: conserve , value, enjoy)”的用水理念,体现了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仅表现为饮用等生存需要,以及工业农业等生产需要,更体现于水资源在人居环境中发挥观赏、娱乐等功能。在保护水源、保障供水的基础上,重视水的社会价值,打造可持续的享受水乐趣的社会才是最终发展目标。而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正是当今水资源管理模式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经过长期探索,新加坡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社会水资源利用路线上的多重循环闭合(如图1)。其中,NEWater指城市污水经过常规二级处理后,再经过反渗透处理所获得的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新生水。新加坡对NEWater和海水淡化的开发,充分利用了二十世纪膜技术的突破,不仅满足了新加坡国内部分供水需求,还推动了水务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其开拓国际水务市场和奠定世界水务枢纽的地位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产业升级转型核心——确定超前的技术路线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了污水再生利用的尝试,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最后以失败告终。到20世纪末,膜技术尤其是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契机。当时,依托海水淡化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反渗透技术正逐步取代热法 在海水淡化市场上的主流地位。在技术面临重大变革的历史环境下,新加坡政府敏锐把握住了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在成功的将反渗透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利用领域后,新加坡的海水淡化技术走向世界,同时世界闻名的NEWater工艺应运而生。从1998年新加坡公共事业局联合环境部成立至今,新加坡借助打造NEWater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了水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产业升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加坡模式”。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技术引进与吸收为主,孕育产业基础(1998-2006年)
从历史来看,新加坡属于淡水资源匮乏,污水处理技术积累薄弱的国家。但在树立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后,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为了该国的首要任务。1998年,新加坡曾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考察美国膜技术在污水再生利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此同时,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在国内Bedok污水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中试工程研究,并依据美国环保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对接近 190项参数进行了超过25,000次的测试分析,得出NEWater水质安全性优于常规饮用水的结论。随着NEWater工艺开展的科学深入研究,不仅消除了人们对污水再生利用水质安全性的担忧,也给予了新加坡政府发展污水回用技术的勇气和信心,直接推动了新加坡迅速推广NEWater工艺在污水回用领域上的应用。
2003年至2006年,新加坡相继建设了三座规模适中的NEWater污水回用厂(Bedok、Kranji和Seletar水厂,规模在24,000-40,000 m³/day之间)。早期的三座水厂都由凯发(Hyflux)、吉宝(Keppel)等新加坡本土公司负责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在政府主导下,新加坡本土水务公司获取了工艺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工程设计和管理运行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完成了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整合,孕育了良好的产业基础。NEWater供水产量也稳步上升,于2006年达到新加坡国内总供水量的10%。
2发展阶段:整合资源与培育市场,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2006-2008年)
早期的成功发展使新加坡政府充分意识到,由NEWater带动的环境与水务行业不仅在技术上有望解决困扰其多年的供水安全问题,还有潜力从国家层面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了继续整合资源并培育新兴市场, 2006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将于五年内投入3.3亿新元,立志将新加坡打造为环境及水务方案的研发中心,乃至世界水务枢纽。同时专门成立了环境与水务行业发展委员会(EWI,Environment and water industry program)来承担此历史使命。
EWI理事会由新加坡的国家水务机构——公用事业局(PUB,Public Utilities Board)领导,整合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Singapore,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新加坡标准生产与创新局(Singapore Productivity and Standards Board)、国家科技研究局(A*STAR,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国家环境局(NEA,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南洋理工大学(NTU, 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等机构,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政策导向、市场引导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整体发展规划。在国内市场上,依靠技术创新严格控制NEWater的生产成本,有效促进了污水回用市场的发展。2007年投产的Ulu Pandan污水回用厂的NEWater投标价为每立方米0.3新元,相比当时新加坡每立方米1.17新元的水价,NEWater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拓展,并吸引了社会资本对水务行业的关注。新加坡同时采取积极政策扶持培育新兴的水务市场,Newater市场在PUB管理下向社会敞开。Ulu Pandan和Changi两座污水回用厂都在PPP框架下(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initiative)通过DBOO (design, build, own and operate)的方式实现了市场运作。经过两年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培育,2008年NEWater的产量约占新加坡总供水量的1/4,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大供水渠道之一。新加坡本土公司则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迅速发展,通过污水回用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积累,逐渐摆脱对国内饱和市场的依赖,具备了成为世界水务行业领导者的潜力,为进军国际市场夯实了基础。
3成熟阶段:发挥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品牌(2008年-至今)
摆脱国内市场不足的局限,走向世界水务市场是新加坡水行业摸索出的发展出路。新加坡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作用,筹划设立了新加坡国际水周活动(Singapore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2008年,首届水周隆重召开,吸引了众多各国政要、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和商务人士的参与。为期五天的水周内容涵盖政府高峰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设备博览会和商务论坛等等。此外,新加坡还设立了以首任总理李光耀命名的新加坡水奖(Lee Kuan Yew Water Prize)。首届李光耀水奖颁发给了低压膜发明者Andrew Benedek博士,随后历届水奖分别颁发给了国际厌氧技术专家Gatze Lettinga博士,中国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脱氮除磷技术发明者James Barnard博士。目前,新加坡水奖已经成为代表水界最高荣誉的奖项之一,新加坡水周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水业盛典。
时刻准备着,迎接我国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水资源的极度短缺促使新加坡迫切需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事实上,世界各国普遍都在关注回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只有新加坡成功借此契机促成了产业突破,实现了社会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彻底改变。新加坡水行业紧紧把握住膜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了先进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理念,推动了行业跳跃发展并创造了巨大商机。
回顾新加坡成功的产业升级历程,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敏锐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政府分阶段、分步骤地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是新加坡模式的重要特征,也为我国水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发展不成熟的问题。2014年,我国预期将实施预算高达2万亿元的新一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新的水环境保护形势和历史机遇挑战下,我国水行业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沙漠淌甘泉,碧水润民生。作为全球最大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商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全球在建最大反渗透式海水淡化项目,在水务行业“奥斯卡”的全球水奖中摘得“全球最佳海水淡化水厂”奖项,继去年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工程后,中国电建再次荣获此奖项。近日,由全球水务行业最权威的国际水务机构GWI主
2月7日,金卡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卡水务”)和中法水务管理(中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伊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水务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领域深入合作,结合各自优势互补有无,联合打造引领行业标准的多元场景智慧建设方案。金卡智能集团高级副
近日,由全球水务行业最权威机构GWI主办的“2022全球水峰会”隆重召开。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工程在此次峰会上脱颖而出,斩获“2022全球水奖-年度最佳海水淡化项目”奖项。全球水奖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作为峰会的重
全球水奖又称为GlobalWaterAwards。最早设立于2005年,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旨在为过去一年中在国际水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被全球各地水务公司视为公司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今天揭晓的是年度海水淡化项目大奖和荣誉奖评选结果。一
2020年全球水奖评选结果将于8至9月在线上发布。全球水奖又称为GlobalWaterAwards。最早设立于2005年,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旨在为过去一年中在国际水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被全球各地水务公司视为公司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今天揭晓
2020年全球水奖评选结果将于8至9月在线上发布。全球水奖又称为GlobalWaterAwards。最早设立于2005年,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旨在为过去一年中在国际水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被全球各地水务公司视为公司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今天揭晓
2020年全球水奖评选结果将于8至9月在线上发布。全球水奖又称为GlobalWaterAwards。最早设立于2005年,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旨在为过去一年中在国际水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被全球各地水务公司视为公司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下面揭晓
从本周开始,GWI每周将为您揭晓一项2020全球水奖(GlobalWaterAward)的大奖和荣誉奖得主。又称为GlobalWaterAwards。最早设立于2005年,是世界水务行业重要的奖项,被业界誉为水务行业的奥斯卡。全球水奖旨在为过去一年中在国际水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被全球各地水务公司视为公司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81万亿立方米,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六位,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73.3亿元,大型水务专业投资公司(国有或民营)、非水务类的投资集团(国有或民营)等公司的业绩将再次力拔头筹,以下是水资源行业竞争分析。我国用水总量在2013年达到前期峰值,之后开始出现用水总量增速趋
近日,由城投水务集团下属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建设,上海市政总院设计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正式完成通水阶段验收,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标志着这座承担上海市中心城区1/3处理水量的“巨无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规格大厂。项目建成后,全厂年减排COD总量可达32万吨、总氮约3万吨、
水务行业是指由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构成的市场产业链,是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日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城市供水,从水务行业各上市公司水务相关主营构成来看,主要分水供应与污水处理两大方面。该行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属于市政公
成立于1660年的贺利氏集团,迄今已有365年的历史。官网显示其核心业务分为贵金属及回收业务、医疗健康业务、半导体及电子业务及工业应用业务四大类。在通往成立400周年的路上,这家企业却将出售光伏银浆事业部,退出光伏辅材赛道。银浆龙头的撤退贺利氏为何要自断光伏臂膀?根据贺利氏集团官网,贺利氏
在2005年慕尼黑IFAT展会上,HUBER公司销售出第1000台COANDA洗砂装置,这在当时意味着该设备在砂处理领域已经被认为是标准的解决方案。而在1994年,当第一个含有COANDA洗砂装置的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调试时,污水厂工作人员对这项目技术还充满不屑,认为没有必要对砂砾进行清洗,同时技术上也不可行。然而
2025年6月3-5日,上海国际水展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汇聚2500家参展商和10万专业观众,展示全产业链展品,举办80多场论坛,促进全球水处理行业交流与合作。2025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水展:引领全球水处理行业新潮流在全球对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愈发重视的大背景下,一场水处理行业的顶级盛会即将盛大
近日,先达(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简称先达海水淡化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由中信环境技术下属新加坡美能(MEMSTAR)提供超滤系统技术集成及装备供货服务,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也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海水淡化项目。先达海水淡化项目是2013年中马经济峰会上
雪浪环境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政策,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发展号召,多个海外项目在新加坡、日本、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国落地实施,近日,雪浪环境海外项目再下一国,成功签订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市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烟气净化系统合同。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市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位于
秋风送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却涌动着绿色科技的热潮。为期三天的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于2024年9月25日落下帷幕。这场盛会的召开,不仅是技术与产业的璀璨交响,更在圈层互动、合作半径等方面实现了“出圈”,让“展会效应”得以持续发酵。01.以展会活动为引擎持续激发行业活力伴随着宏观环境和需求
近日,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招商主体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6%。博天环境股东名称(前五位):博天环境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持股24.58%;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31%;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23%;海南每天新能源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据金科环境消息,金科环境与印度尼西亚环保水务公司PTGLS在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周上签署合作协议,PTGLS成为金科环境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区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广金科环境全智能化水厂产品新水岛。未来双方将在市场开发、技术研发、产品销售、服务运营等方面开展资
7月3日,2024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水协会(IWA)、世界水理事会(WW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
全球领先的水务和固废领域循环解决方案运营商苏伊士集团在新加坡国际水周期间宣布了在亚洲赢得的三个新项目,突显其在市政和工业领域水务管理的创新实力。这些在新加坡、中国和菲律宾的合作以数字解决方案、海水淡化以及水资源的回用为目标,体现了苏伊士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决心,增强社区适应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提升,根据我国的垃圾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压缩转运后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发电,在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按照垃圾填埋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填埋量的40%,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焚烧量的30%,垃圾综合处理厂产生的渗滤液占垃圾综合处理量的35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5日晚,永臻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年产100GW光伏铝边框项目已于2025年4月15日举行奠基仪式,目前正积极筹备开工前各项事宜,待近日完善相关开工手续后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拟建设年产100GW的光伏铝边框生产线、仓库及配套公用设施,同时建设年
4月9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举行签约,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安化水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水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刚信,湖南省水利学会理事长钟再群出席仪式,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谢石,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等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水华中区域总部临时党委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9日举行正式运营仪式。项目运营有助于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项目竣工暨正式运营仪式当天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尼泊尔电力局总经理希滕德拉·德夫·沙基亚致辞时说,三金考拉水电站并网投入运营对尼泊尔非常重要,有助于缩短工业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发布《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谋划布局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项目。依托绿电氢氨醇装备市场,进一步引进制氢电源、氢能储运加等装备制造项目,做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绿电资
作为达州东部经开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麻柳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36.67亩,由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再生水厂两部分组成,设计总规模为2万立方米每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一阶段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于2022年12月底开工,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记者从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获悉,今年一季度,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以下简称“大走廊”)安全精益运行,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20亿立方米,完成生态调度3次,累计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4%,创历史同期新高,大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近日,上海市政总院联合体承接六安市金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二期)EPCO项目。项目旨在通过规模化供水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升级及智慧化建设,助力革命老区构建安全、智慧、可持续的供水体系。补足短板,构建全域供水新格局项目采用“取、净、输、配”全链条系统性思维,新建南溪夹河水厂,并对全县2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