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碳交易市场 为什么要第三方认证?

2016-03-01 08:41来源:环境经济作者:田硕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认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配合政府、辅助企业.第三方认证机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作用有多大?

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其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身份,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第三方认证是政府与企业之间有力的融合点,同时也是推动、促进和维护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转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工作当中。

配合地方政府。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体系的建立

对排放源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监测、报告以及对排放报告进行核查,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期环境效果的关键步骤:同时,真实准确的排放数据保证了交易体系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我国在北京等7个试点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总量的配额型交易,即:碳交易主管部门为排放主体分配履约期内各年度的排放指标,企业根据履约期内的实际排放量,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进行碳排放配额的买卖交易。那么,如何给试点企业合理分配碳排放配额,如何确定试点企业需要在交易市场上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的数量,则依赖于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体系的建立。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合各试点地区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拥有丰富核查经验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各地区主管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会同相关科研单位,由技术专家组成了核心团队,开展了分行业的排放量测量与报告的方法研究,制定了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完成第三方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等地方标准及工作文件的编制工作。

1.编制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

由于每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碳排放源,哪些排放源需纳入监测与核算的范围,如何来核算其碳排放量,需要统一的标准或指南来确定。基于我国国情和地区羊异,各试点地区的企业核算和报告指南也不尽相同。

尽管对于这一指导性文件的设计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综合考虑了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要求。在核算和报告指南中,涉及了不同行业领域的核算边界范围、碳排放源和排放设施、活动水平数据以及排放因子、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监测和报告机制等主要内容。

这些基本内容的设置,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清晰、全面地对自身碳排放情况进行梳理,同时,也便于其向政府提供真实、准确的排放数据。

2.制定第三方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核查指南

通常来说,各试点地区企业碳排放情况的核查工作,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来承担。那么,如何规范和统一不同核查机构的工作流程及要求,就需要制定一个相对一致的执行标准,也就是针对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的指导规范。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参考借鉴相关的国际标准,第三方认证机构协助各地区主管机关,制定了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或核查指南。明确提出了核查机构在对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几项基本要求: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保守秘密、尽职专业等专业素养和道德行为方面的约束性原则。同时,对核查员的能力也作出了详细要求。并且,明确了核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接受委托(签订协议)、核查准备(策划)、核查实施(文件评审、现场核查)、核查报告编制、内审及最终提交等步骤。而且还为核查工作设计、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工作文件格式,如:核查计划格式、核查报告格式、核查企业基本信息表、抽样计划表、核查发现记录表等格式以及核查资料附件清单等内容,规范和方便了核查工作的开展。

3.对试点企业历史排放数据/履约年度排放数据进行核查

各试点地区政府,普遍要求对企业报送的历史排放数据和履约年度数据进行严格的第三方核查。

为了能够较为科学、台理地为试点企业核算、分配排放配额,首先,需要对企业过去几年的历史性排放数据进行摸底调查,在基本掌握了企业的历史排放数据的基础上,便可为接下来各地方主管部门分配企业排放配额提供可参考的基本数据。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各试点地区企业的摸底调查中,承担了整理与核实试点企业历史碳排放状况报告数据资料的工作:并按照行业MRV的要求完成了实际排放量的核算:最终形成了碳排放历史核查报告,出具了核查意见。

当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运行之后,第三方核查机构又承担了每个履约年度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工作,主要针对企业提交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报告进行证据收集、现场核实与验证,将经过核证的碳排放数据报告给当地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从而为履约时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企业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提供了数据依据。

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核查,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和企业在碳排放交易领域中容易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了在配额发放上产生偏著。

原标题:碳交易市场 为什么要第三方认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第三方认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