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背景
2015年12月11日,陶氏化学和杜邦正式宣布对等合并。各持50%股份,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16名董事,陶氏化学与杜邦各占8名。目前两家公司市值均接近600亿美元,这意味着史上最大合并重组案确立。
在陶氏化学与杜邦公司宣布合并消息近四个月后,彭博社在3月4日首个爆出消息:巴斯夫集团正考虑投标收购杜邦。一旦投标,巴斯夫将阻扰陶氏化学和杜邦在2015年12月11月宣布的对等合并。
增速变缓、同质化严重,亦或是产能过剩,诸多因素造就了2016年化工行业的并购热潮,无论从并购的数量,并购的规模还是并购的影响,2016年都将在化工行业并购史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杜邦与陶氏宣布对等合并,新公司做什么?
2015年12月11日,陶氏化学和杜邦宣布两家公司将进行合并,这意味着美国两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将合并成为一家市值约1300亿美元的化学业巨头。
杜邦和陶氏宣布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平等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将命名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据合并交易条款,陶氏化学股东每持1股股份,将获得合并后公司1股股份;杜邦公司股东每持1股股份,将获得合并后公司1.282股股份。合并后的公司将更名为“DowDuPont”。基于交易架构,两家公司股东将在合并后的公司各持有50%股份。
陶氏化学首席执行长Andrew Liveris将成为新公司的执行董事长;杜邦公司首席执行长Edward Breen将在新公司担任CEO。交易方还须获得监管部门和两家公司股东的批准。两家公司预计交易将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
双方公司的董事们都认同在合并后,陶氏杜邦将寻求免税拆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每家公司都以获得投资级别信用评级为目标。每一家公司都将是强大的、具有业务重点、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强化的全球化规模和产品组合、集中的资本分配,并拥有独特的竞争地位。双方公司董事会意图拆分为以下三块业务:
农业公司: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农业的企业,结合了杜邦和陶氏化学的种子和植物保护业务。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最全面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强大的产品研发计划,以及在近期、中期和长期绝佳的成长机遇。两家公司互补性的产品将为各地的农作物种植者提供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更多的选择。合并后的农业板块2014年的非正式营收约为190亿美元。
材料科学公司:一家专注于材料的行业领导者,包含了杜邦公司的高性能材料板块和陶氏化学的功能塑料、功能材料和化学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及消费者解决方案(不包括陶氏化学的电子材料业务)事业部。互为补充的本次合并将成就一个低成本、创新驱动的行业领袖,在包装、运输和建筑等高增长、高价值的产业板块中,为客户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组合。合并后的材料科学业务2014年的非正式营收约为510亿美元。
特种产品公司:一家技术驱动创新的领导者,专注于具有相似投资特点和特种产品市场的独特业务。该业务将包括杜邦的营养与健康、工业生物科技、安全与防护,以及电子与通讯事业部,以及陶氏化学的电子材料业务。合并后,其互补的产品结构将打造电子产品领域新的全球领导者,每个业务都将获益于在高效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方面更有针对性的投资。合并后的特种产品业务2014年的非正式营收约为130亿美元。
巴斯夫为何半路杀出,考虑收购杜邦?
巴斯夫集团正考虑投标收购杜邦,最新报道称。一旦投标,巴斯夫将阻扰陶氏化学和杜邦在2015年12月11月宣布的对等合并。
彭博社在3月4日首个爆出此消息,接着英国金融时报也刊登了原创报道。两份报道均援引了熟悉内情的未具名人士。
报道称,巴斯夫尚未决定是否投标,但已经聘用了顾问深入调查杜邦情况。
巴斯夫、杜邦和陶氏都没有对此发表评论,但杜邦和陶氏均在3月1日的合并说明书中暗示了这一可能性。该说明书简要提到了杜邦董事长爱德华-布林(EdwardBreen)和一家未透露名称的化工界竞争对手的董事长的多轮交流。
受收购传闻影响,杜邦公司股价3月4日在美国市场盘后交易时段跳涨5%。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巴斯夫位居先正达和拜耳之后,是全球第三大除草剂和杀虫剂的生产商。收购杜邦公司有助于巴斯夫提升农用化学板块的实力,让其成为继孟山都之后的第二大种业生产商,它们的产品包括能抵抗昆虫影响的转基因玉米种子。
投资银行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的分析师詹姆斯˙希恩(James Sheehan)告诉彭博社,巴斯夫自身并没有种业板块,所以与杜邦公司合并能帮助其补强这一短板。希恩表示,杜邦公司非常适合巴斯夫,两者能够取长补短获得协同效应。
杜邦公司和巴斯夫均拒绝对此消息做出回应。
由于全球经济疲弱,化工产业受到一定冲击,巴斯夫的业绩受到挑战,同时带来了对同业者的收购机遇。
最新财报显示,巴斯夫2015全年销售额下滑5%,为704亿欧元。几乎所有业务部的销售价格下降9%,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跳水。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巴斯夫的销售额为139亿欧元,同比下降 23%。
“全球经济风险持续走高。但我们仍致力于增加所有业务领域的销量。然而受天然气贸易与存储业务剥离的影响,巴斯夫集团销售额将显着下降。2016年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期将略低于前一年。在目前不断波动、挑战犹存的环境下,这一目标能否达成与石油价格走势息息相关。”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博凯慈表示。
巴斯夫成功收购杜邦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去年起,巴斯夫就在寻求与杜邦公司合并的可能性,并与其进行过谈判。不过,这场发生在杜邦公司与陶氏化学合并前的谈判并未取得最终结果。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巴斯夫聘用了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深入调查杜邦情况,开展与该交易有关的工作,不过这宗交易由于涉嫌反垄断调查,被认为可能性极低。
一位巴斯夫前顾问称,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巴斯夫收购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为通过反垄断许可而剥离的资产。
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博凯慈在近日的采访中也表示,将以非常谨慎的态度面对大型收购,降低了此项交易的可能性。巴斯夫近期接连收购受阻,在瑞士农业企业先正达公司的竞购案中输给了中国化工集团。
如果杜邦和陶氏中任何一家要求退出合并,按照协议需要支付19亿美元的"分手费"。对于三个月前错失并购杜邦公司机会的巴斯夫而言,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它的潜在收购目标并不愿意支付19亿美元的违约金,以结束与陶氏化学正在进行的合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聚焦5月盛典,共话低碳新风向!2023(第七届)中国环境健康安全(EHS)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国际峰会线上线下同步开讲,精彩不容错过!EHS系列峰会是由ThinkersRiver举办的EHS行业高端商务会议,致力于打造业内知识分享,信息互换,商务交流一体化平台,截至目前已分享200+EHS专业话题,服务1000+
据新纶新材微信公众号4月19日消息,2023年4月18日,新纶新材与陶氏化学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推动一体化的软包锂电池铝塑膜解决方案。在胶粘剂及特种塑料等方面通过技术升级与创新,一同致力于推动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的应用与发展。
2022年,受疫情、限电、地震、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冲击,光伏产业链价格居高不下,然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在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需求不断释放,新老玩家纷纷加速产能扩张。2023年随着硅料扩产产能的大量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下游装机需求有望增长。2023年全球光
摘要:ESG投资好像一个悖论:既要通过投资赚钱,又要搞环保,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公司治理。但从长期表现来看,ESG投资策略有一定效果。做生意的人,常常提到经商环境。经商环境通俗一点解释,同样开工厂,在国内开和跑到有战争的国家开,那肯定不一样。当地社会环境是否稳定,直接影响投资回报率。企业
近期,中化国际旗下扬农集团连云港18万吨/年环氧树脂生产装置成功投运,加上在扬州已有的17万吨/年产能,这家公司的环氧树脂总产能达到35万吨/年,规模位列国内第一。环氧树脂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扩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新增产能合计也超过20万吨。市场供应增加,但受成本、供需多重因素影响,目前,环氧树
2022年8月9日,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与X-energy公司意向书,X-energy拟在陶氏化学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厂址部署Xe-100高温气冷堆,并计划在2030年左右投运。据介绍,Xe-100属于四代堆,单台机组容量80MWe。X-energy计划在华盛顿州的里奇兰厂址部署首座Xe-100反应堆。该项目已获得美国能源部支
“电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即将迈向‘太瓦时’时代,海量需求需要巨量稳定的供应,并通过供给侧带动全产业链升级。”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锂电池海量市场呼吁大化工产业链。据了解,大化工是相对精细化工而言,其生产工艺相对稳定单一,比拼的是成本。为此,需要较大规模装置,较高效率
要打造低碳竞争力,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关键支撑,但电池行业也要以身作则,把自身降碳作为重要目标。
水处理膜材料主要是指用于膜法水处理的产品,膜法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方法相比,由于具有成本较低、分离精度高、投资少、易于操作和管理、对环境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在净水和污水处理与回用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水处理膜材料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近日美国《化学周刊》发布了最新“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该排行榜按各企业2020年化学品销售额进行排名,今年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门槛为28亿美元,其中巴斯夫、中石化、陶氏化学占据前三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继续稳坐头把交椅,这家企业近13年里已经有10次荣登榜首。
“塑料垃圾制造者”指数明确了那些原生聚合物(virginpolymer)的生产会促发气候危机。
国际巨头大笔抛售油气资产,还扬言要退出油气业务,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油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资源,还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油气行业也历来是国际巨头们密切关注的重要行业。(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文|木兰)自2022年油气价格冲高以来,国际油气市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动荡:不仅掀起了
近两年,国内外石化巨头们纷纷宣布了自己的绿氢计划,传统石化向绿色脱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据亚化咨询不完全统计,中石化、宝丰、神华、中石油、中海油、巴斯夫、壳牌、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企业在近年已做出了相关布局。(统计表格见文末)
2019年10月30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拟将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屯留博华水务有限公司97.42%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2559.98万元。屯留博华水务为博天环境设立控股子公司,截止6月末其余额为3775.21万元,亏本甩卖。据博天环境近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公司实现营
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家正式核准了四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分别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漳州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中广核集团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据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显示,漳州核电将于2019年6月30日开工建设。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阶
热钱涌入也阻挡不了动力电池市场黑暗时代的降临。“2019年将是行业最黑暗的一年,2018年还有很多企业强撑着,没死了;2019年很多企业不想死也必须死了。”近日,国内一家主流正极材料企业高管赵亮如是向高工锂电表示。然而,从公开信息来看,2018年资本投向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力度却并没有衰减。以正极材
2018年是动力电池行业血雨腥风、大清洗的一年,影响和改变着锂电产业格局和企业的生存状态。值此行业大变革之际,锂电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从国家政策、资本兼并购及项目扩张、各个细分领域产销实况及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用8组数据还原一个真实的2018年锂电产业生态,以帮助锂电企业更好地“
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联动上游材料市场的格局版图也日渐清晰。盘点2018年锂电上游碳酸锂、四大关键材料大事件,共计有22个,包括投扩产、兼并购、资本等。梳理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大特征:包括碳酸锂、负极材料、电解液在内,行业的稳定度较高,搅动这三大市场江湖的企业都集中在行业领
导读:中国电池联盟日前对锂电池整个产业链并购案例进行了梳理,截止到今日发稿为止,发生并购案共31起,涉及并购资金320.0181亿元(有3家公司没有公布并购金额,其他金额共计:320.0181亿元)。中国电池联盟日前对锂电池整个产业链并购案例进行了梳理,截止到今日发稿为止,发生并购案共31起,涉及并购
美国两大化学品制造商陶氏化学公司和杜邦公司已经收到了关于这一历史性并购案的所涉及到的所有监管批准,预计这笔交易将于8月31日完成交割。彭博社消息称,2017年9月1日,陶氏杜邦(DowDuPontInc.)的股票将正式进入市场交易。杜邦成立于1802年,总部设在特拉华州威明顿,共有员工近4.6万人。陶氏化学
在政策助推下,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青睐依旧有增不减。据高工锂电网统计,截止2017年6月30日上市公司在上游材料、设备及电池企业等领域,涉及的兼并购案例有19起,涉及金额超过268亿元,其中获取100%股权的有9起。从兼并购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制造行业领域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无论充电桩产业将来如何发展,它的供电系统、电网如何变化,对于一种长年暴露在户外的产品,材料始终是它发展的关键!充电桩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自发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材料企业踏入充电桩领域,试图一展拳脚。然而并不是名气大的材料企业在充电桩领域就一定能做好,每家材料企业的机会都很大。充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