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云南省玉溪市的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玉溪市市长饶南湖告诉记者,“玉溪市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统一托管等举措,确保境内抚仙湖保持在Ⅰ类水质。”
抚仙湖作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其蓄水量达206亿立方米,占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2%,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全国62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Ⅰ类湖泊水量的90%以上,是我国内陆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保护好抚仙湖就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每人储备15吨优质淡水资源,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十二五”期间,面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流域内人口稠密,人为污染威胁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保护治理资金筹措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
如何保护好这汪清泉,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针对抚仙湖设立了保护治理专项资金,实施了环湖生态修复、流域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多项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生态湿地1000余亩,搬迁沿湖群众1500人,完成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1.5万亩,实施造林7.7万亩、封山育林4.77万亩、国家公益林管护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6371.1吨、总氮1146.85吨、总磷207.47吨、氨氮146.13。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水质。
“抚仙湖流域内人口稠密,只有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共享,实现流域绿色发展,才能既保住抚仙湖Ⅰ类水质,又让流域内的老乡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饶南湖说。
饶南湖表示,“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将以创新思维、通过深化改革保护抚仙湖,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环保、城乡、土地利用等规划“多规合一”,划定生态红线,把全流域作为一个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二是全面推进抚仙湖环境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综合改革,通过统一托管,破除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整个流域纳入一个行政管理单位,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确保管控力度和效果。三是运用PPP运作模式,督促开发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出资先行实施开发项目周边村庄搬迁、景观改造、面山绿化、湿地建设等环保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推进和管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四是争取政策支持,运用新型棚户区改造政策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四退三还”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推进生态移民,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
如今,“十三五”的大幕已徐徐拉开,面对未来5年抚仙湖水污染防治,玉溪市提出 “二个稳定,二个严控,一个提升,一个体系”,即到2020年,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主要入湖河流稳定保持Ⅳ类,严格控制旅游和农业面源污染,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升级,建立科学合理的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天山深处,白杨河上,绿能涌动。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走进我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远远望去,只见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天山群峰之中,远处的雪山冰川银光闪烁,而近处的松柏茂密挺拔,水库四
日前,2024年昆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2024年昆明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518.4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77.56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8.2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94.46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849.67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5.52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43.01万吨。其
5月6日,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二期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正式进入调试与验收阶段,为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该基地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双批复”的首个“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煤炭与煤电、新能源联营发展和优化组合,提升煤炭矿区多能互补水平。推动煤电行业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施方案》《限制高煤耗机组发电工作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小煤
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重点,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落实国家沙戈荒基地规划布局任务,积极打造“五个示范”项目,引领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创新实证,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导读:开展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是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推动雨水收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城市内涝的有效措施。今年,昆明将继续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推进雨季溢流污染控制,通过滇池面山雨洪拦截、清污分流、雨污调蓄,清水入滇微改造、老城区雨污分流示范等措施,减少雨季混合污水进入河道和
编者按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多年来,长株潭试验区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流域协同联动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同治等方面,既建章立制又重点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20
滇池,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滇文化,赋予了昆明舒适宜人的气候和独具魅力的湖光山色,是昆明最宝贵的资源、最亮丽的名片。滇池治理是我市最大的生态工程,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个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日前,昆明市城市文明建设管理媒体集中采访走进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据介绍,多
洱源县大力实施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处理工程,将对境内洱海流域六镇乡坝区范围内所有集镇和村落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进一步提升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能力,实现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全覆盖,有效控制洱海源头水污染,保障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和休养生息,促进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确保洱海实现Ⅱ类水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生态欠账,环境本身没有问题。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环保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今年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海生,这位深耕环保事业四十载的“科技老兵”,依然将关注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上,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多项内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中国环境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于3月10日上
3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
全国人大代表李丽丽是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水务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在污水处理行业工作了16年。2024年,她所在的污水处理厂生化池顶和屋顶上都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整个厂区四分之一的用电是光伏发电,下一步,他们的目标是打造零碳工厂。李丽丽长期关注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先后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讨论和部署新一年的发展改革工作。笔者梳理发现,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地
前不久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