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设计及PPP承接主体的准入条件

2016-03-11 11:35来源:中国资本联盟关键词:PPPPPP项目BOT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完善政府激励措施

对于大多数政府公共部门来说,PPP模式的运用属于创新事务,从政策的制定、项目执行以及后续的监管都应有完整的规划。目前我国在促进私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备。因此,政府应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研究制定相关推动措施,促进私营企业以PPP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成立具体的管理和推动部门。我国并没有设置推动PPP项目实施政策的部门,只是由建设部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等文件,建议在国家发改委或建设部设立专门负责PPP项目的部门,以推动我国PPP项目的实施。

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建立各级政府机关联合互动的促进体系。各级主管部门应通过评估确立PPP模式适宜的范围和原则。政府可以考虑成立跨部门的协调推动小组,由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建设部的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审批与执行部门联合参与。省各级部门成立相应的推动小组,负责辖区内的政策制定、项目及前期研究和监管。

3、研究制定通用的PPP项目实施规范。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性质不同,与之相应的PPP项目的实施也有所不同。在国家体育馆鸟巢BOT项目中,由于实施规范的缺乏,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签订合同后,市政府要求减少体育场中的商业设施,取消活动屋顶等,限制了项目公司对体育馆的商业化运行,损害了项目的公司的经济利益。因此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紧研究制定行业通用的PPP项目实施规范和专用标准。一方面利于政府部门参与协调和监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私营企业的积极参与。

4、提供激励措施。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未能有效的推动PPP在我国的应用,因此政府在实际操作PPP项目时,可根据项目的特点采取投资赞助、协助融资、政府担保、税收优惠等具体的激励措施吸引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投资。在汉阳黄金口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盐城城南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等项目中,政府均保证项目公司在整个特许经营期内无偿使用污水处理厂内的土地,并且协助项目公司获得与履行项目协议相关的税收优惠等。

五、风险的合理分担

PPP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需要双方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担。采取合理的风险分担的方式,从项目整体风险管理的角度,遵循合理分担的原则,共同应对风险。因此,项目参与方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诸多的风险问题,采取合理的风险分担方式,积极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化解了项目的风险。按照风险分配的原则,对比分析政府及私营企业的风险分担偏好和实际风险分担。

PPP承接主体的准入条件

PPP项目是什么意思?

“PPP项目的首个‘P’是Public,意思是公共、政府。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要资源整合,对于一个县市来说,要把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统统进行梳理和归类。

第二是要资本驱动,站在金融角度,让更多的企业上市,给政府本身带来驱动力。

第三就是建设好政府本身的信用。

PPP中的第二个“P”,可理解为社会投资人。可把社会投资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建设类投资人,例如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中能施工、承建的社会资本方。

第二类是金融类投资人,即信托公司、私募基金、金融租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现在全国这一类投资人手中直观地看有40万亿的资金,不同类型关注的PPP项目又不一样。”

第三类社会投资人是产业投资人,专门关注某个产业的投资。

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想更精准地做成PPP项目,一定要把这三大类投资人看清楚,了解清楚项目来源、投资组合、投资风格。

PPP中的第三个“P”是指“合伙”。对此,郝升(金融顾问)建议“合伙”前,社会资本与政府一定要根据项目找出建设要点,双方秉承着诚信的态度“联手”,共同为供给侧改革出力。

原标题:PPP项目融资模式的设计及PPP承接主体的准入条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