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21-150问

2016-03-18 08:40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微信关键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有机废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132:

如果正常运行的生化池停止运行80小时,在此期间,要怎么保持生化池污泥的活性,使得恢复生产时,出水不会超标,还有二沉池停止这么长时间,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经验可以传授一下恢复二沉池运行时如何让出水也能达标排放?

回答:

在不补充底物浓度,没有停电的情况下,保持生化池回流,大间隔少量曝气就可以了。并且在停止前把活性污泥浓度降低到最小值。如果有底物浓度(但会有购买底物的费用)保证,那投加即可,并且为此最低量曝气。80小时,问题不大的。但是,也部门百分之百保证出水合格,一般工艺皆有应急池什么的,届时可以屯水,参与回流。后期也可以作为事故储水。

问题133:

我厂是一家中型氮肥企业,,有一套1200m3/天的污水处理装置,工艺设置流程为:隔油池、一、二级气浮、调节池、厌氧池、一级好缺氧反硝化池、一级好氧硝化池、二沉池、二级缺氧反硝化池、二级好氧硝化池、三沉池、混凝沉淀池、臭氧反应池、曝气生物滤池、清水池、出水。正常运行时前工序来水水质如下:COD:5000mg/L;BOD:1500mg/L;总酚:900mg/L;油:200mg/L;多元酚:450mg/L;NH3-N:250mg/L;氰化物:13mg/L;硫化物150mg/L;硫酸盐:10mg/L;今年10月将公司大检修,污水处理装置需停止进水约15天,请教一下该如何维护活性污泥?厌氧池如何处理?缺好氧池又该如何维护?是否需要加葡萄糖、甲醇之类的物质?投加量如何控制?恢复开车时,系统如何恢复活性,负荷能否直接加至100%?

回答:

1、停车2周,应该来说时间不长,不至于导致系统重新培养的地步。

2、厌氧池通常恢复较快,且处于前段,即使恢复不乐观,也不是最后出水合格把关的那个环节。

3、好氧池是保证出水的终端部分,所以需要多加控制。

4、具体对策如下:1)降低好氧池污泥浓度,保证停车阶段好氧池不会因为活性污泥过多而导致的底物消耗过快,自身抑制过强的状况。2)充分运用废水回流,使其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此法维持2周问题不大)。3)第2周开始逐渐投加些底物浓度物质入回流水中,以确保系统不出大的系统风险。4)维持最低曝气量。5)仍然进行小幅排泥。

5、进水恢复后,务必控制进水负荷(进水浓度),并加大曝气,迅速激活活性污泥。并短期停止排泥。

问题134:

我厂采用CASS工艺日处理生活污水2.2万吨,单池池容2400m³,运行6个。按四小时周期运行,进水曝气2h(根据进水浓度,曝气时间在1-2h调整),沉淀1h,排水40分钟,闲置20分钟。培养运行至今有7个月,由于前期进水浓度低,基本没排泥,导致污泥浓度达到7000mg/l--12000mg/L,SV30在23%,但SVI值和MLVSS/MLSS值极低,分别在20和0.2以下。经过大量排泥后污泥浓度在3000--5000mg/L,SVI值有一定增加,但也只有30左右。进水COD160mg/l,BOD70mg/l,氨氮40mg/l,TP3mg/l,出水COD30mg/l,TP1.8mg/l,氨氮2mg/l。请问:1、无机颗粒多了,应该少量多次排泥,但是目前我厂部分池子的MLSS有3000mg/l,但MLVSS只有500mg/l,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少量多次排泥不?2、通过前期的排泥,但是TP处理效果未见好转,依然不能达标排放,一级b标。3、出水中带有细小污泥,这是怎么回事呢,目前污泥泥龄正常,曝气也在3以下,难道是因为池内无机颗粒过多,打碎了菌胶团引起?4、关于食微比的理解,在您书籍中说到食微比按BOD算,CASS工艺在0.2-0.4,拿单个CASS池说,池容2400,单池进水量3600,污泥浓度3000,进水BOD70算,我厂只有0.035。若反过来F/M值在0.2,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那么污泥浓度应该维持在525,这么理解就不通吧,我厂这样情况只能通过投加碳源解决食微比的情况吗?

回答:

1、排泥的连续少量可以理解为人体正常代谢一样的,如果老是不排泄,自然会影响健康。所以,还是建议你少量排泥的,这个是长期的。

2、这个与你的工艺有关,为了提高TP处理效果,建议重视厌氧保持时间,排泥的连续性。

3、还是污泥浓度过高所致,你为了保证抗冲击而为此3000的污泥浓度,实际按照你的进水有机物浓度,活性污泥浓度在1600足够了。所以,你还有排泥的空间。

4、污泥浓度控制原则上按照食微比定,但是也有最低浓度要求的,一般在900以上。所以525是不可以采用的,否则活性污泥无法有效沉降的。

延伸阅读: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91-120问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61-90问

原标题:【技术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活性污泥查看更多>处理污水查看更多>有机废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