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深度】掘金红海 布局万亿节能环保市场

2016-03-18 15:19来源:经济关键词:土壤修复海绵城市VOCs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垄断壁垒亟需破除

节能环保企业需要政府颁发专门的营业执照,并审核相关资质和经营年限,形成了初始的行业准入壁垒。环保行业对于行业经验及实际问题处理能力要求极高。同时,环保行业还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特点,具有相对的区域垄断性,某一家企业在该区域深耕细作,会获得当地政府及企业的信任,获得越来越多的订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因素的叠加,使得环保行业的准入门槛高、技术要求高。

赵笠钧表示,在环保项目招标中,地方保护主义的人为壁垒,导致外地企业须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或要与本地企业合作才能参与竞标,造成许多项目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就早早落入本地企业手中,项目的质量和价格并未得到最大优化。“最典型的壁垒就是为获得当地环保项目投标资格,外地企业须额外办理一系列繁杂手续。这些手续通常涉及多个部门,且审批速度慢,在办理过程中会耗费大量人力、时间,不仅加重了成本负担,还可能导致外地企业最终无法参与竞标”。

地方政府不愿开放市场,一方面是担心外地企业的工程质量问题追责难,另一方面也出于保护本地企业发展的私心,想维护当地经济成绩。但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壁垒追求的“安全感”并不可靠,也不健康,它所保护的其实是寻租的温床以及落后的生产力。

环保是一个朝阳产业,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才有利于推动先进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在行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合与融通。赵笠钧表示,由人才和资金储备方面充足的大企业带动技术进步,专业型小企业可与之优势互补,进而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生态链,这才是多方共赢之道。

民企走出围城

在被称作“PPP元年”的2015年,全国160多个环保PPP项目中,“企业性质”成为重要的“竞争指标”,专业实力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应有的重视。赵笠钧告诉记者,比如,在某县以PPP模式进行的10万吨供水项目招标中,闻讯而来的企业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是不是国有企业”。在招商公告中,也表明要“优先考虑国有企业”。这样的导向让所有的非国有企业都退出了此次竞争,最终由一家国企中标。

“在部分地方政府眼中,国企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政府可以放心前期垫资。二是如果环保项目出现了问题,那么由国企承接的项目,地方政府遭到问责时容易推责。所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通常会对执行层面的政府机构暗示甚至命令,要求优先考虑国有企业,造成了央企、地方国企在环保PPP项目中的垄断性。”赵笠钧说。

这种选择偏向性没能真正体现PPP模式的优势。PPP模式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其深层意义在于引入专业化公司的力量,为环保建设带来更有效的方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事实上,许多中标国企并非是环保产业的内行,承接项目后还要分包给专业的环保公司,且由于国企相关程序较为繁琐,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导致时间和资金上的损失。

对此,薛涛表示,“在PPP领域,政府买单的环境治理项目应该让国企上,但是尽量上市场化程度高的国企。国企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是按照国企的决策机制和企业文化,并不适合做技术研发和设备供应。这就需要民企去做。”

除此之外,初入企业应该选择一些市场竞争程度相对不高的领域进入为好。张安华举例称,例如土壤修复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以及污水处理逐步延伸的领域,如县级和村、镇级区域的污水处理,过去污水处理主要以大中城市为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县、镇、村级的污水处理需求会日益增大,另外还有如黑臭河体整治、海绵城市建设,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十三五”期间,数据开放有望逐步实现,大数据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用武之地将越来越广,其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大,通过节能环保与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产生新兴企业的条件非常丰实。同时,对于节能环保领域的后入者,还有如环境监测、污泥处理、信息服务等领域可供优选。

因此,只有让不同企业在环保的专业服务能力上一较高低,才能充分发挥出环保PPP的威力,充分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

为精细化发展续航

尽管节能环保产业前景乐观,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软性因素方面。

张安华分析称,“目前我国的节能环保企业极大多数规模较小,与一些正不断向综合化、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的国际环保公司的规模相距甚远,竞争力明显不足,虽然我国在常规技术方面已较成熟,但是在高端技术方面,与一些正向尖端化、深度化方向发展的国际环保企业相比,弱势突出,差距极大。并且在产品制造方面,能力偏低”。

尽管面临众多制约因素,但是节能环保产业未来依旧拥有大量的发展机会。“十三五”规划中,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国家的终极环保追求,这是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目标,也为环保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上升空间。伴随这一转变,一系列新的环保政策不断出台,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各种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构建完善的顶层设计,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经济实行“供给侧改革”,将推动环保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伴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上的深刻变革,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将会减少高污染的增量,甚至随着改革深入,存量也会出现减少。同时,现有的高污染存量将需要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环境服务。

张安华表示,节能环保行业要不断形成优化产业结构的动力,以技术、模式、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调整,促进与中国节能环保市场相匹配的技术实力和优秀企业的不断形成,努力形成有持续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格局。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合理进行相关企业的并购,加强相关要素的融合,促进企业规模、优势的不断形成,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原标题:掘金红海 布局万亿节能环保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海绵城市查看更多>VOCs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