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技术正文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83-212问

2016-03-24 13:54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微信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191:

我们现在正在运转的一个小型污水站,处理工艺是隔油池+酸化调节池+SBR,现在情况是污泥一直长不好,SV<10%,进水COD最高可以达到700ppm,一般在200~300ppm,出水要求在500ppm以下,虽然现在有时进水都达标,但我想利用现在培菌的最佳季节,天气温度比较好,让污泥尽快生长一些,以备冬季效率低时有保证措施,用了一下三种方法调整运转方式都不见好,1、白天先进水1小时,再曝气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周期的运转,由于水量较少,晚间不运转;2、白天进水1小时,在进水半小时后开始曝气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类似周期的运转,由于水量较少,晚间不运转;3、白天还是进水1小时,进水的同时开始曝气,持续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类似周期的运转,晚间不运转。请问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运转方式,可以提高污泥量。

回答:

曝气时间缩短看看吧,可以间隔开启,只是操作人员会麻烦些。比如开10分钟,停5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低负荷或培菌过程中,曝气对微生物絮凝性及增殖的抑制。

问题192:

我现在调试污水厂是处理化肥生产水的,有以下问题:进水PH8。6—9,氨氮平均300mg/L左右,个别情况1200mg/L左右,出水200mg/L多,COD400mg/L左右,出水也不好,用的A/O工艺,污泥浓度才1。2g/L,沉降比35%,总是不见好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好呢?

回答:

污泥浓度对应进水COD400,我觉得污泥浓度高了。所以,出水悬浮颗粒会比较多。氨氮的去除对应的COD偏低,你能处理到200,觉得也不容易了。

问题193:

我们处理厂是采用改良型A/A/O工艺,就是在厌氧前段增加了一个缺氧调节池,一共两组生物池和四个二沉池,每日处理水量20万吨。今年2月我们厂的污泥几乎没有活性了,污泥膨胀的现象非常明显,MLSS3500-4500mg/l,SVI一般大于190,出水的氨氮总氮COD全都不达标了,我们只好把污泥大量排走,然后在剩下的污泥基础上加大外回流和和曝气量重新培养,三月份以来进水COD基本在400-600mg/l之间,氨氮在30-50mg/l之间,总磷仍为2-3mg/l,而且一天变化比较大,一般都是凌晨至上午负荷很高,下午和晚上较低,因为24h混合样的值明显低于早晨8:40左右的瞬时值。介于此我们把污泥外回流提高到0.6(以前是0.4),内回流2(以前是1),DO控制在3-4mg/l之间,重新培养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出水COD达标,出水氨氮也从原来的20多降到10-15左右,但是往后我们的氨氮就再也不往下降了,一直在10-15mg/l之间,而且我们发现这样运行了一个月后,四月中旬我们的MLSS猛涨到5000mg/l多,SVI是降了,但是我们的二沉池负担不了,开始不断跑泥。我们于是降低DO到2左右,外回流降到0.5,并加大排泥,我们现在的MLSS也降不下来,仍在4000-4500mg/l之间,我们观察发现污泥很松散,絮凝体较小,出水中能看到明显的悬浮物,沉降性也不好,生物相中还能看到挺多的丝状菌,絮凝体不紧凑,轮虫和等枝虫比较多,钟虫很少,出水氨氮高于11mg/l,COD也在80mg/l左右,不达标。近期我们的出水氨氮又升高到18-20mg/l左右了,去除率已经快低于50%了。我们很着急啊,麻烦您帮我分析一下,看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现在把DO又控制在3-4mg/l之间了。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经常在书上资料上看到要想使氨氮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污泥龄应该控制在15天以上,我想请问就AAO工艺来讲,这个污泥龄是指整个生物池的污泥龄,还是只是指好氧段里的污泥龄啊?我们好氧段的污泥龄大概只有8天左右,应该不算长,但是我们最近发现污泥的颜色变深了,而且生物相里轮虫很多,个体也很大,再加上污泥比较松散,絮凝体较小,这些不都是污泥老化的现象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污泥老化难道不是因为污泥龄太长了吗?

回答:

1、我想问题还是在丝状菌上面,但不管如何,降低污泥浓度是你比较好的对策,实际你在前次降低污泥浓度时,系统也有好转。

2、你的氨氮浓度本身不高,COD去除正常的话,也就没有问题了。

3、文中提到,上午负荷高时你会加大外回流,我认为应该降低,而不是加大,目的是在高负荷时延长处理时间。

延伸阅读: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51-182问

【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第121-150问

原标题:【技术干货】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活性污泥法查看更多>生活污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