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煤化工】环保准入红线为何提振企业信心?

2016-03-30 08:45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陈继军 陈光达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环保标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今,《准入条件》的发布实施,无疑为企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压缩了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只要项目选址、工艺路径、取水途径、“三废”处理技术与效果,以及装置卫生防护距离符合《准入条件》,专家就没有理由不通过环评。有了这份底气,企业就可以根据项目的经济性和市场变化,大胆地去做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准入条件》虽然严格,但并不苛刻。所用的标准均是此前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用到的,只不过将其整合并略加修改而已,更具体、易操作,相关企业实施的难度并不大,只要一步到位,便无隐患和后顾之忧。不像此前,由于没有明确方向和目的的瞎忙活,关键时候要么环评被否决,要么项目建成验收时发现这样那样的隐患和缺陷,整改起来更加费时费力,不仅严重影响项目按期达产达效,有些项目还可能因为隐患根本无法彻底消除,而成为企业的长期负担。

三是对于已经被环保部否决的项目,同样有了整改的方向。只要按照《准入条件》要求扎实整改,基本都可以过关。比如此前被环保部否决的潞安煤制油项目,经过整改,已经通过环评;苏新能源项目只要对一些细节认真处理和完善,最终也有望顺利通过环评。

企业信心更加坚定

《准入条件》的发布和施,表明国家是支持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无论从现实考虑还是长远战略考虑,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煤化工。”任沛建表示。其一,发展现代煤化工是解决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较好途径。根据统计,若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如期建成投产,2020年前后,我国现代煤化工年用煤量将超过6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1/6左右,比现在增长近4亿吨。其二,能解决石油替代问题。虽然目前油市低迷,并可能3~5年内仍处于低位,但一旦发生局部战争,进口石油通道将可能被封堵。届时可借助现代煤化工装置和技术,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其三,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已经高达上万亿元,从业人员数百万。如果放弃发展煤化工,将引发诸多企业倒闭破产、数以百万员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社会和金融问题。

“绝不能因为短期的竞争力下降就运动摇发展煤化工的信心。准确地讲,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清洁煤利用技术和产业。”李志坚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介绍,一方面,中国的能源尤其煤炭消费还远未达到所谓的“峰值”,中长期还将大量使用煤炭。现代煤化工是煤炭高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是增煤不增污甚至增煤减污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不管国际油气价格怎么跌,抑或供应短期内多么充足甚至过剩,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国内能源产量没有一定的规模,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发展煤化工绝不仅仅是为了搞那么一点儿化工产品,真正目的是要实现煤的清洁高效转化,探索一条符合我国能源赋存特点的新路径。

“《准入条件》的发布和实施,使我们更加坚定发展现代煤化工,尤其以煤热解为龙头的煤炭分质利用的信心。”尤西蒂说。他表示,以煤中低温热解为龙头的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无须建设大型气化炉,将不受《准入条件》有关卫生防护距离限制。又由于相比其他现代煤化工路径,煤分质利用具有耗水少、排放少等显著优势,不会受到水资源制约。加之项目投资少、见效快、能源转化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产出/投入比高,可与包括其他现代煤化工路径、电力、建材、石油化工、高性能复合炭素材料等工艺进行跨行业对接耦合,增加决策者和投资者的灵活性。因此,在《准入条件》实施后,其他现代煤化工路径短期内可能趋冷的情况下,煤炭分质利用可能受到追捧。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尽快启动谋划已久的几个大型煤分质利用项目。

“《准入条件》的发布和实施,表明国家层面认可并支持发展现代煤化工,否则何必去规范它?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现代煤化工的信心。而且《准入条件》的发布和实施,将极大地规范煤化工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快落后工艺淘汰。这对于拥有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技术的富油能源科技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更加坚定了企业走煤炭分质利用和煤焦油深加工的路子。目前,我们筹划的5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生产环烷基基础油项目环评已经获批,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准备按计划开工建设。”杨占彪高兴地表示。

原标题:【煤化工】环保准入红线为何提振企业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环保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