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技术正文

【实用技术】15年生态从业者看生态浮岛的起起落落及切身感受

2016-04-26 11:39来源:河道治理500例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生态浮岛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代,主要是PE产品,市面上以圆形产品为主,一般9-11个平方,有类似面包圈的浮体和分体的种植篮,虽然克服以上两代的缺点,但是由于对浮岛净化原理没有做深入研究,且植物固定不牢固,分体设计不稳固,边沿设计未考虑波浪磨损等,目前只能小片应用,且主要作为景观应用。

PE圆形浮岛施工现场

第四代 ,为了解决单元型浮岛浮力问题以及结构强度,上海欧保环境公司2005年开发出国内首款吹塑加气浮岛单元,也是目前国内的主力产品。产品设计考虑了通气,透光遮蔽率的计算、浮岛边缘抗磨损设计,整体一体化更耐用,人工成本更低,维护更简单,且可适应不同水生植物,株距一般从3-30cm可调。

但尽管有些浮岛添加了抗氧化剂和抗紫外助剂,但大多在2—3年后会出现大面积的脆化漏水及损坏等情况。特别是沿海地带,采用扣钉方式容易出现植物倒伏问题。在水质净化方面由于种植面较小,第三年,甚至第二年,就出现植物生长受抑制的问题。

吹塑加气浮岛施工现场

第五代,主要是新材料浮岛,植物根系和浮岛材料可溶为一体,且材料本身为中空管状结构,能够形成很好的水体微动力循环。目前国外代表产品为德国产品,由于材料专利壁垒,在国内无应用,且目前售价很高;还有美国的纤维丝浮岛,在国内试点了几个项目,由于产品造价很高,且存在产品会降解的问题,导致鱼类食用,逐年浮岛损失,导致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 国内代表产品为圣恩生态开发的浮田型生态浮岛,改善了材料会降解,影响鱼类与寿命的问题,建立河湖长久的漂浮湿地。

国内第五代浮岛代表产品—浮田型生态浮岛

工程中存在的作用

生态浮岛建成使得河道水体环境整治效果斐然,浮岛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比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及基质更是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机物,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进而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如此形成良胜循环。

采用生态浮岛水净化技术,不仅可以直观上增加了河道水体的美观,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水质的透明度,改善了水质富营养化趋势。

观 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目前国内生态浮岛的研究集中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寒地生态浮岛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如何将生态浮岛技术引入到温度低冰冻期长的寒地,如何选择适应北方寒冷地域的浮岛材料,如何配置植物来构建浮岛等问题仍然有待探索。此外,国内现有的生态浮岛对浮岛的景观效果关注较少,如何体现生态浮岛的多重效益也有待考虑。

原标题:【实用技术】15年生态从业者看生态浮岛的起起落落及切身感受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道治理查看更多>水环境查看更多>生态浮岛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