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威胁着食品安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它已经作为世界性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想出了种种措施,试图减少土壤污染的程度。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科学系主任曹树青,为了改善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顽强努力,坚持研究。他首次揭示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绿色技术植物修复基因工程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开启科研之路2001年7月,曹树青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2003年7月,他开始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12月,曹树青成为美国普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这些难忘的经历,为他以后进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3月从复旦大学到合肥工业大学工作后,曹树青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主要从事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从此,他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作为著名的博士生导师,曹树青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自己。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总是力求完美。他一直奉行踏实做人的原则,力图用最前沿、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他在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和植物修复基因工程及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付出了许多的努力。谈到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不能不谈到粮食安全。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增强作物品种的抗逆性尤为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转基因育种,提高作物的耐寒和抗旱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认识植物抗逆分子机理,发掘关键基因。因此,曹树青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通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手段,终于鉴定出了多个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功能基因,这为作物的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他也因此迈出了科研历史最重要的一步。在科研的道路上,他享受着初步的成功、初步的喜悦。他再接再厉,积极创新。
为了世界科学的发展,他寻找着科学问题的突出点。很快,他便有了新发现,新目标。在研究中,他注意到,我国目前土壤存在大量的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重金属能够通过农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这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如何避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呢?这就要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食品安全。曹树青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极其困难的,并且还会造成二度污染,得不偿失。如果通过正向和反向的遗传学途径,筛选和克隆出涉及植物重金属超量积累的关键基因,揭示出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的分子机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这可从源头上对农产品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正是瞄准了这个研究方向,又得到了转基因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大力资助,曹树青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基因M A N3及其介导的甘露糖的新功能,首次揭示了它在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过程中新的信号转导通路。这作为全新的基因资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基因工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2014年10月20日,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植物学知名学术期刊New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荣获了第十三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在我国的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倡导绿色技术我国土壤污染严重超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的质量愈来愈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成为曹树青日夜焦虑的问题。他仔细分析了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发现工业排放、化肥农药以及地矿开采,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如果利用自己研究的生物技术降低污染程度,虽然所需要的时间周期长些,但是相较物理、化学方法,所需要的成本极低。因此,当曹树青首次发现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明白了在受到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植物仍然可以茂盛生长,镉还可以被吸收储存在植物的液泡中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植物修复基因工程及食品生物技术。在曹树青看来,这是一种先进的绿色技术。它造成的污染小,甚至无污染,有利于土壤的修复,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他认为,这是利用绿色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进行转移、容纳、转化的原理。相关的研究表明,要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进行,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环境的目的。由此,也可以被看出,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绿色的技术一旦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会对我国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彻底的改善。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就已经展开了对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这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在我国也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因为我国的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几乎达到了“万亿级”。 植物修复基因工程及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的土壤环境将会起到巨大的改善作用。科学成果实现产业化,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因此,曹树青正将研究深入化,并着手准备对研究成果做产业化的推广。推崇创新理念科学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追求事业高度的曹树青,极力推崇先进的创新理念。他明白,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建树。
因此,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他严谨求实,不断鞭策自己,积极创新,以迈向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峰。然而,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了让自己的科研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曹树青除了从事植物修复基因工程研究外,研究领域还涉及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及食品生物技术等等领域,具有先进的独创性。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源于他对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爱,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他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创新性地通过正向和反向遗传学途径,筛选和克隆抗逆关键基因,并阐明了其功能,在作物抗逆分子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研究能够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能够为作物抗逆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还可以揭示植物抗逆分子机理。”对于该研究成果,曹树青如是说。科研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对科研不断钻研的过程中,曹树青经历了无尽的艰辛。但是,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坦然地面对,镇定地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
在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还对水稻叶片衰老的机理及其与光合功能衰退的关系、水稻超高产的生理遗传基础、水稻高光效生理育种研究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是,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利用,依旧是曹树青最终的追求梦想。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他不断地努力着,拼搏着。培育芬芳桃李在科研上奋力前行、不断拼搏的曹树青,为了土壤的改善,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勤奋不止的他,除了潜心科研,还醉心于科研教学。在他的精心培育下,30余名硕士和博士生脱颖而出,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从事博士后研究,受过他指导的优秀学生更是难以胜数。辛勤的付出是喜悦的收获。在科研的大海里畅游的曹树青,深谙科研之道,更懂得事业的重要。为了事业的发展,现任生物
科学系主任的他还先后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博士点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安徽省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委及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BMC Plant Biology》、《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等多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这为他的科研事业创造了有利时机。他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20余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7项。此外,他还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及研究生教改项目各1项,并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指导的论文《一个调控拟南芥抗寒/抗旱的基因功能研究》荣获第三届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更是他的扛鼎之作。他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收录的论文达30余篇。获授权(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他还参与撰写了973专著1部。 不懈的努力,使曹树青取得了非凡的科研成就。面对着芬芳桃李、累累硕果,曹树青心怀感恩。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已经奋斗了20个春秋。回顾20年的科研经历,曹树青更多的是感慨,是激动。默默辛勤耕耘的曹树青,依然对生物科学的美好前景充满了向往。
结束土壤污染之痛,他付出了所有的精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12月27日,谷城县南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高能环境牵头联合体当选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3417.5312万元,计划工期365日历天。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和水体自净工程。(1)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包括生态护岸1113m,其中硬质驳岸改造1839m,缓
12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重)中标候选人公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687.695126万元。项目采购人为百色市田阳生态环境局。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内容包括:①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百育河沿岸巴寮屯、树标屯、那话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0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实施范围包括因山体滑坡、石漠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采石取土、项目建设、垦地开荒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山体破损。方案主要任务为根据最新摸底调查情况,全市现有61座破损山体、127处破损点位,总面积
日前,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承包公开招标,该项目总投资约12426.40万元,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由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万州发改审农[2021]48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对修复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菌联合植物进行污染修复的机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内生菌接种宿主植物根、茎、叶部的几种方法及定殖的检测方法,总结了污染土壤中内生菌在植物组织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内生菌-植物联合体系强化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应用,并从内生菌调节生长因子、生物固氮和溶磷、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共代谢有机物、产生特异性酶降解有机物、提升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降低重金属毒性几个方面解释了内生菌和植物的联合修复机理。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如何有效的治理镉污染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是人类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充分发挥了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各自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更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等鉴定需求,司法部不久前公开发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和10个指导案例。其一为固废异地倾倒致环境损害鉴定案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