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最近发布的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中,也明确了建立优先发电制度的要求,各地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要充分预留发电空间。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 最近备受关注的“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事件,让优先发电权再次进入了公众视线。
但颇为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早在2006年就被写入《可再生能源法》的条文,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其实,无论是更早的《可再生能源法》,还是最近发布的一系列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清洁能源的优先发电权都被屡屡提及,并且处于重要的位置。
不过,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是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落实优先发电权的障碍,看起来是有一大堆,既包括技术上需要配套的电网的条件,也包括利益上需要协调的调峰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等。
就现实来看,需要跳出固有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需要在利益补偿以及协调上做文章。可行的方法包括,尽快落实官方提出的新能源保障性发电量,保障新能源项目合理收益的基本利用小时数等。不过,由此需要的财政资金的来源,可能是一个问题。
与上述办法相比,通过发电权交易,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路径。比如,可以为新能源发电项目确定年度固定的发电量,对于由于限电没有用完的发电额度,可以到市场上去交易。在由于电力供过于求而带来的发电权紧张的市场环境下,发电权交易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就跨省发电、供电计划和省级发电、供电计划的备案核准进行了规范,其中要求地方政府以及电网公司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建立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
模糊的优先发电权
在2010年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而在最近发布的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中,也明确了建立优先发电制度的要求,各地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要充分预留发电空间。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
不过,无论是《可再生能源法》确定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还是最近提出的优先发电制度,并没有改变新能源企业大规模限电的现实。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诸如“全额收购”、“优先发电权”的落实的障碍,可谓是有一大堆,既包括技术上需要配套的电网的条件,也包括利益上需要协调的调峰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等。如果更进一步细究相关的法律来看,由于对一些关键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落实路径,或者规定的过于模糊,可能也是其难以落实的原因。
比如,在《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全额收购”的法条中,还有一段可以视之为附加条件的文字: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
因为新能源的发电本来就不稳定,如果电网企业以大幅度的波动可能影响电网安全为由,而进行限电,则很难说其是否违反了该法律。
可行路径
就在最近,国家发改委又下发了相应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电网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建立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
具体而言,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省级发电、供电计划中,由其落实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而跨省发电、供电计划,则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负责。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电力消纳较为良好的中东部省份,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可能会有利于当地新能源项目的消纳。
而此举是否会对西部省份的电力消纳带来积极影响,可能还很难说。这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跨省外送仍然是西部省份的主要消纳方式之一,而跨省发电、供电计划由电网公司制定的同时,还需要接受受电相关省(区、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西部省份想大规模外送,但如果没有更多的接受省份,落实起来也仍然是个难题。
因此,就现实来看,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发电权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更多是与利益相挂钩。由此,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路,尤其是需要在利益补偿以及协调方面做文章。可行的方法包括,尽快落实官方提出的新能源保障性发电量,保障新能源项目合理收益的基本利用小时数等,而由此需要的财政支持资金的来源可能是一个问题。
与之相比,通过发电权交易,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路径。比如,可以为新能源发电项目确定年度固定的发电量,对于由于限电没有用完的发电额度,可以到市场上去交易。在由于电力供过于求而带来的发电权紧张的市场环境下,发电权交易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而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可能也要抛弃掉此前承诺的高收益的幻想,而接受现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六届全国热电节能环保新技术交流研讨会山东·泰安1月9日-1月12日参会须知发电集团、火(热)电厂、热力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免费参会。主机厂商、技术供方企业、辅机配套厂商等30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宿费自理。第六届全国热电节能环保新技术交流研讨会电力行协〔2025〕1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发
近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认定名单的公示,决定自2024年12月19日起,对3家企业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执行减免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政策。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认定名单的公示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自备电厂相关价格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电价执行中有关事项的通知,余热、余压、余气(以下简称“三余”)自备电厂未参与市场交易前,纳入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电量来源,上网电价参照湖北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三余自备电厂按规定免收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其自发自用电量
近日,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核定工作的通知,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取消临时接电费和明确自备电厂有关收费政策相关要求,我委将组织开展2024年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核定工作,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核定工作的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研究对能效未达到基准水平或环保绩效C、D级的钢铁项目,依据能效水平和环保绩效差距执行阶梯电价。落实支持余热余压发电的价格政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宁夏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认定名单的公示,详情如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取消临时接电费和明确自备电厂有关收费政策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17〕1895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发改能源
10月16日17时58分,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干熄焦配套余热余压发电项目1号干熄焦炉成功点火烘炉,标志着该项目干熄焦装置正式转入设备联调联试阶段,并预计11月中旬正式投产。这是旭阳集团首套单体处理能力达到260吨/时的干熄焦装置,也是目前行业单体处理能力最大的干熄焦装置,具有里程碑意义。旭阳集
日前,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南昌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业企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项目,工业企业节能管理等,详情如下:南昌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业节能专项资金的使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四川省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确保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要求各市(州)对本地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大行业的企业进行2021年碳排放核算摸底,并提供可供核查的碳排放核算计算参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青海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印发青海省2022年省级节能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详情如下: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省级节能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各市、州工信局、财政局,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各在青中央企业,省
1月24日上午,省能源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能源改革发展形势,部署202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表彰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全局真抓实干、奋力攻坚,能
中国华电自2023年开始,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创一流”进度目标,创新实施以“加强党组织领导力,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党组织创造力,推动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推动融入生产经营;彰显党组织凝聚力,推动引领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切实以高质量党建
1月20日,202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低碳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标杆,探索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降碳产业链,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5%左右。推进电网、通信、供排水设施等一批灾后重建项目,规模部署智能网联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何出台规划?规划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2日进行了解读。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文件指出,加大面向农村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下乡,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鼓励信息消费,推进消费升级。优化能源供给,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原文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
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2024年重庆电网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39万千瓦。截至当年底,重庆清洁能源装机为1609万千瓦,占比达49%,电力结构进一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力促电网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重
2024年,全省能源领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550亿元的106%。其中,清洁能源完成投资398.79亿元,电网及火电完成投资119.82亿元,煤炭油气及清洁取暖完成投资64.32亿元。2024年全省能源投资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增速快。2024年全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能源领
2025年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冬季达沃斯期间发布产业集群转型报告《释放产业集群全部潜力: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UnleashingtheFullPotentialofIndustrialClusters:InfrastructureSolutionsforCleanEnergies),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这也是继2023、2024年后的连续
1月16日,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昆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传达学习2024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梳理总结2024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反馈2023年各州(市)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结果,对高质量做好202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2日,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争取开展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降碳三年行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促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提出,优化能源供给,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减排固碳,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和绿色技术装备应用,开展农
【编者按】自2006年实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体系护航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
贯彻实施能源法,推动能源法治再上新台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能源领域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填补了能源领域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空白,为实现能源安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中电联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是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集中阐述了我国能源工作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其颁布施行是我国能源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能源高质量
我国《能源法》于2024年修编通过,2025年施行,是能源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战略指导,保障能源安全供应,规范能源行业各环节,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能源法治体系。(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杨萌)在全球,顶层能源法案的修订推进对各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意义重大。20世纪70年代
能源法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获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施行。《能源法》涵盖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等内容,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填补了我国在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定位越发重要,可再生能源电力管理政策持续更新迭代。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能源利用方针以开源节流为核心,围绕水利水电、沼气利用出台能源开发政策。“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末期,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出台《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向社会公布,4月26~5月25日期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相关供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含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向社会公布,4月26~5月25日期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相关供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含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