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土专家潜心20年誓将垃圾变燃油

2016-05-20 15:11来源:永州日报关键词:城市垃圾有机垃圾垃圾焚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他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科学家,却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发明了一种设备,能够将有机垃圾转化为燃料油,目前正与多个能源公司洽谈合作,致力于城市垃圾的处理,他就是宁远的“土专家”郑仲新,一个拥有5项国家专利的科学发烧友。

5月16日下午,记者在宁远县桐山街道五里桥村一栋破旧的厂房里见到了郑仲新,他正在做实验计算燃油转化设备反应釜的流量曲线,求证设备在使用不同种类垃圾来源时如何控制油水混合物的流动,实现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和液体流动速度的最佳控制,为设备最终的产业化应用做最后调整。“在摸索阶段,主要论证设备的可行性,控制成品最终的质量,一些复杂的效率问题就没有计算了,但是要进入实际生产阶段,节能提效也将成为必须。”见到记者前来,郑仲新放下一时无法计算完毕的复杂曲线,介绍起他的大发明。

在红砖青瓦的旧厂房里一路走过,一个形状奇特的大“宝贝”逐渐显露身形,全身二十多条长短粗细不一的管道纵横交错,从顶部倒入塑料、橡胶和衣物等有机垃圾,经过反应釜的催化反应,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催化反应和提纯净化,最后流出黑色的浓稠液体。“这就是整套设备的提炼产品,燃油混合物,就可以通过一般的燃油来提炼,最终得到煤油、柴油等燃料油进行出售。”在复杂的管道面前,郑仲新描述起工作原理时却也那么简单明了。

郑仲新的这个发明,起初是源于他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大学毕业,发现农村里把衣服、饭盒等全部丢到岭上和河里,很多年都不能腐烂降解,对环境污染很厉害,最初就是想如何把这些垃圾无害化处理掉。”郑仲新1995年从衡阳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江永铜山岭有色金属矿职工医院工作,受有机垃圾燃烧时会滴油现象启发,郑仲新萌发了将这些有机垃圾转化为可利用燃油的想法。

“利用空余时间,一边学习机械、化学知识,一边搜集身边的材料组装提取设备,通过十多年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通过加热和添加催化剂的方法,能够将固体的塑料垃圾转化为液态的可燃物。”跟所有尝试发明的人一样,郑仲新的发明也不是一帆风顺,从最初的玻璃瓶实验,到换铸铁容器,然后建设地下混凝土反应釜。“容器增大之后,反应就变得剧烈,经常发生爆燃,反应釜里面砰砰砰的很是吓人。”

为解决反应釜内的爆燃问题,郑仲新一直尝试了4年多,这期间大大小小爆炸事故发生了无数次,郑仲新的脚被烫伤过,家里的东西也被爆炸弄坏过不少,其中最厉害的一次是将旧房的屋顶炸了一个大洞。“2009年,一次在做试验的时候,爆炸了,差不多把整间屋顶的瓦都冲掉了,幸好当时我出去有事了,我老婆在隔壁屋里被吓得几天睡不着。”说起那次的事故,郑仲新仍然心有余悸。

那一次的爆炸也成为郑仲新发明路上的重要节点,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把家搬到了现在的厂房,建造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试验设备,反应釜也从高温高压的热反应向低温低压转变。“如果把这个垃圾转换设备弄出来,既节约资源又处理垃圾,是一件为社会、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是真正的积德。”凭着这一信念,郑仲新20年来,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断从失败中做出改进,如今整个生产过程不用加热,只需要根据不同垃圾的比例,加入相应的催化剂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就能使有机垃圾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燃料油和可燃性气体。同时,整个过程没有二次污染,反应过程产生的废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二恶英分析结果为低于0.01度,好于国际上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气处理后的排放标准。

郑仲新告诉记者,当前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填埋和焚烧发电,前者占用大量土地,后者二次污染问题一直难以完美解决,而他的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还能废物利用。“假设一个日产200吨生活垃圾的小城市,其中有机物大约为150吨,除去水分后按照15%的出油率来计算的话,每天就能够转化燃料油10吨左右,市场前景一片看好。”郑仲新表示,他的实用发明于2014年获得国家专利后,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生产方面的改进和研发,同时对外寻求投资人和合作企业,将这一造福人类的好事真正推广开来。

原标题:土专家潜心20年誓将垃圾变燃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市垃圾查看更多>有机垃圾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