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市场正文

我国绿色建材及其评价发展概述

2016-06-08 10:59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作者:何更新、赵霄龙等关键词:节能环保建筑节能绿色建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3绿色建筑产品认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6年获得产品认证资质,2011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十五”到“十二五”期间,共承担了多项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科研工作,主编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等标准规范。结合绿色建筑产品发展需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启动了“绿色建设工程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研究及编制”课题,于2012年启动了“绿色建筑产品认证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课题,这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产品认证通则》及保温材料等部分主要材料的绿色建筑产品认证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产品认证的基础,2013年3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出了国内第一张绿色建筑产品认证证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产品认证通则》的编制依据了《环境标志和声明Ⅲ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GB/T24025-2009)等标准规范,基于全生命期的概念,从原材料、生产制造、产品性能、废弃后处理回收4个方面评价资源、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由此产生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产品风险及性能导向原则,产品性能与现场工艺结合原则,地区差异性原则,鼓励创新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结合绿色建筑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评价和绿色施工评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产品认证的范围包括建筑结构安全产品,如预应力用锚、夹具和连接器、玻璃幕墙支承装置、槽式预埋件、建筑锚栓、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密封胶、建筑隔震、减震装置;建筑维护结构节能产品如保温材料、墙体保温系统、建筑门窗、建筑砌块;建筑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水(地)源热泵机组、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管道系统产品如塑料管材、管件,检查井盖;室内空气品质保障产品如空气净化器、空气过滤器等。

4.4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的单独针对建材产品的绿色标识。自2013年起,多部位陆续出台关于推广绿色建材的相关文件,体现了国家对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的重视,将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作为建材行业升级转型的抓手,并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重点提及将绿色建材作为重点研发专项加以研究推广,并要求着重发展绿色建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烧结空心制品、加气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利用,到2015年末,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质检部门要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规范市场消费。质检、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杜绝性能不达标的建材进入市场。积极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重点强调建立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制度,这成为了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具体工作的原点。

在2014年5月,为了尽快确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目的,即“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更好地支撑绿色建筑发展”。随后,为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开展具体建材产品的评价工作,由两部委牵头,组织了我国建筑、建材行业的相关科研、生产、应用和管理单位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并选取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和预拌砂浆这7大类在全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建材产品,作为首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目标对象,研究编制针对性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期间,组织完成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在2015年4月,两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征求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部分产品技术导则意见的函》(建科墙函[2015]47号),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在征求意见期间,组织《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编制成员单位,选取导则中涉及的7大类建材产品的代表性企业,进行试点评价工作,通过实际测评,对导则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进行验证与修订。2015年10月14日,两部委正式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15]162号)发布前述2项重要文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中重点强调“以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突出问题为导向,明确重点任务,开展专项行动,实现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并在行动目标中具体明确:“到2018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品种质量较好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与2015年相比,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国家政府层面文件中明确量化绿色建材生产应用的预期指标。此外,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也在该方案中单独作为要点之一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具体指明:“按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和各类建材产品的绿色评价技术要求。开展绿色建材星级评价,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指导建筑业和消费者选材,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由此可见,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关注的工作任务之一。预计相关具体工作有望于2016年内正式启动,届时将有一批企业的产品成为我国首批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至此,正式拉开我国推广绿色建材生产应用的序幕。

5结语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深化发展的重点,而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绿色建筑必将由于绿色建材的使用而显著提升内涵水平,新型绿色建材的出现势必引发整个建材工业的革命。随着绿色建材相关具体工作,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将绿色建材相关具体要求纳入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具体政策、标准中,实现上下游的实际联系,必将促成绿色建筑倒推绿色建材的互动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住宅产业化已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发向,绿色建材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在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鼓励甚至强制采用相关各类绿色建材产品,进一步带动绿色建材产业的市场需求。

原标题:我国绿色建材及其评价发展概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建筑节能查看更多>绿色建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