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PPP“去神圣化”:能让民资赚“热钱”的项目都是失败的

2016-06-17 10:07来源:新华网作者:黄博阳 游苏杭关键词:PPPPPP项目民间资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上个世纪80年代PPP项目被引入我国以来,一直便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2014年,随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PPP项目的火爆进行了预热。此后,PPP项目在中央倡导及推动下在国内快速落地,2015年开始呈现出爆炸性增长。

然而,尽管国家在推动PPP项目发展上声势火热,但落地优秀案例并不多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样的预期落差?在地方债务高企,融资愈发困难的今天,PPP真的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么?

日前,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王天义,他们对上述问题分别做出了解答。

PPP不可能让资本赚“热钱”

PPP模式是指政府以及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PPP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便逐渐开始在公路、水务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采用这一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又陆续进入了偿还债务的高峰期。与此同时,民间资本也由于下行压力而导致缺乏具有稳定投资收益的项目而苦恼。从需求上看,PPP模式的“官商配合”模式可谓“一石二鸟”。

PPP通常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等工作,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补贴”等形式,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除了“掏钱”这以环节之外,还要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当前,许多人对于PPP的认识还尚不清晰,比方说有人认为PPP里面藏有许多金矿,能够赚到大钱,我认为这便是一种误解。”韩志峰认为,作为一种政府与民资的长期合作项目,PPP具有投资回收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合理回报的特点,尤其在回报方面不可能过高。“如果社会资本从某个PPP项目中赚到暴利,那就这个项目其实就是失败的。”

对此,王天义也对记者分析道,从5月30日发改委、财政部的两方联合发文中“杜绝固定回报、明股实债”的内容来看,监管部门对PPP的收益定位已经十分明确。

“PPP说到底是投资行为,不是贷款行为”,他表示,政府的PPP项目初衷是向社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如果向资本设定固定回报甚至过高的回报,到最后实际上还是要老百姓买单。“PPP项目如果做成损伤公共利益,就是政府的失职。”

王天义认为,社会资本对PPP的了解仍显不足,项目的推进不宜过快,需要时间继续消化。身为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的韩志峰也强调,发改委从未将各地PPP推进速度纳入任何形式的考核,“保证质量,项目必须要‘靠谱’。”

“水晶鞋”不是谁都合脚

尽管从理论上讲,PPP模式所能覆盖的领域可广至绝大多数投资领域,但是在实际操作时,“靠谱”的目前并不多见。

原标题:PPP“去神圣化”:能让民资赚“热钱”的项目都是失败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