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唐山世园会)核心会址南湖公园,一座建设在采煤沉降地上的公园惊艳了世人。这早已不是个案,武汉园博会主会场、北京园博园场地……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利用举办大型活动的契机,治理城市“废弃之地”,使其变身“绿肺”的做法颇为流行。废旧矿场如何改造?垃圾场怎样修复?
由“深黑”到“新绿”的转变
漫步在唐山世园会所在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内,花雕、花海、花香是基调,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唐山的一块“工业伤疤”——荒芜废弃的采煤沉降地。唐山如何完成的这一转变?
唐山世园会执委办副主任薛绍江说:“因为曾是采煤沉降区,这里并不适宜居住,更不允许建高楼。要想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就要对这块土地进行改造。当然改造过程殊为不易,工程量巨大、耗时漫长。”
最初的改造工程始于1996年,唐山市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战略方针,规划将“荒芜废弃的采煤沉降地”建为一座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
2007年,唐山市决定将南湖核心区与周边区域连成一片,构筑91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态城,并一举攻克了防止水渗漏等诸多难题,从而打破了采煤沉降区不能开发和利用的禁锢。2008年,大南湖扩湖工程正式启动,拆除违规建筑,搬走粉煤灰和煤矸石,清运出垃圾。2009年5月1日,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原来大大小小的沉陷坑整合成了11.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原本的粉煤灰排放场建成了6.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经城市湿地保护专家鉴定,南部采沉区具有次生湿地特点,对于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城市湿地的研究有科学价值。目前,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中的人工湖中生长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达到了20余科40余种,各种动物、鱼类30余种,保持了湿地系统的完整。
“世园会能够申办成功,唐山赢在南湖。作为我国第一个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地市级城市,唐山的申办亮点就在于利用采煤沉降地,不占用一分耕地。”唐山世园会筹委会办公室主任解桂林说。唐山世园会将“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渗透到公园的每一寸土地上。如:对采煤废弃物堆积起的煤矸石山进行改造、整形,再实施山体绿化和花草种植,建成溪水、桥梁、码头、雕塑、亭子、长廊、山谷等多处园艺景观。
化腐朽为神奇,变劣势为优势。唐山世园会讲述的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华丽变身的传奇,并向世界展示唐山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
服役16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曾经是武汉市的一块“邻避之地”。生态修复技术扭转乾坤,让这里变成了城市的“绿洲”。站在武汉园博园的心脏——荆山山顶,放眼望去,117个展园星罗棋布,苍翠的山水见证着这个垃圾填埋场上的科技神话。
武汉园博园,绿化面积176公顷,栽种着近5万株苗木,每年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武汉“绿肺”。谁能想到,这颗城市“翡翠”的核心区原址竟然是于2005年“退役”的金口垃圾填埋场。该垃圾填埋场共服役16年,填埋垃圾共计520余万立方米100余万吨,土壤中积聚了大量的重金属、水质污染物。
“采用世界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在垃圾山上建园博园。”2012年5月,武汉市在申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时,提出的想法极富创意,打动了园博会评审委员会的全部评委。
“在垃圾场上建园博会园区面临着很多困难,城市生活垃圾场的技术处理难度与挑战很大,各类生活垃圾混杂,极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沼气、渗滤液,危害大、隐患多,稍有不慎就后患无穷。”武汉园博园垃圾场生态改造顾问、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朱蕾介绍。
数百万立方米的垃圾、污染物若仅仅依靠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全部外运成本高达10亿元。如何高效地解决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最初,武汉园博会筹建方也考虑过垃圾处理常见的“挖、筛、烧”3种方式,但都因为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被否决。经过反复验证,筹建方最终确定综合使用“好氧修复”与“封场治理”两项技术。“好氧修复”是利用鼓风机把新鲜空气注入填埋时间不长的垃圾堆体深处,使垃圾“吸氧”后加快降解速度,垃圾降解速度快、温室效应贡献率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渗滤液回灌还可以降低渗滤液处理的成本;“封场治理”则是对降解较为稳定的垃圾区域,利用垃圾场底部防渗黏土层,与垃圾山表面的防渗膜,像“包饺子”一样,把垃圾层层包裹起来。大量渗滤液用机器抽出净化后,可浇灌园内花木,避免其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采取这两种新型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武汉市仅用两年时间、耗费2亿元,就基本消除了环境和安全的隐患,大大降低了时间和财力成本。如今,在园博园北广场处,筹办方特意保留下一处遗址景观讲述建园的生态故事。游客们透过玻璃幕墙,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年各类生活垃圾填埋的横断面,与现在绿意盎然的园博园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涓涓细流顺势而下,一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15年前亚洲单体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脱胎换骨成了今天的城市生态明珠。
与此类似,坐落在北京市西南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会址——北京园博园,在实施生态修复前是一片废弃河滩地,是北京城南最大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经过生态修复已彻底脱胎换骨,成为面积两倍于颐和园的首都新园林。该园博园按照“废地重生”的环保、生态新理念规划建设,共种植乔木、灌木400万株,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大花园,是北京城的一个新“绿肺”。
武汉园博园、北京园博园的大胆探索,不仅获得众多游客点赞,也受到不少国内外环保组织与专家的认可与肯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垃圾填埋场有限空间安全防范工作要求,2025年5月9日,由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办,雅安川能环保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安环保能源”)承办,雅安市环境卫生行业安全管理暨垃圾填埋场有限空间安全防范培训会圆满成功。1、雅安市城管执法局
5月26日,江西省住建厅公示《江西省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2024-2035年)》。规划编制范围以江西省行政区划为基准,覆盖江西省全域,包括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上饶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萍乡市、景德镇市、新余市、鹰潭市等11个设区市及赣江新区规划对象为建筑垃圾,指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
日前,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全域“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域“无废岛”建设成型起势,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引领示范。全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危险
日前,惠来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批后公告发布。据悉,惠来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建设单位为中节能(惠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750t/d,配置1×750t/d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含1台80.1t/h余热锅炉以及烟气净化系统)+1×25MW凝汽式汽轮
各有关单位: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在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度不平衡问题,传统的集中式垃圾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县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县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补充。根据发改环资《关于
日前,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拟审批《五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协同焚烧提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项目总投资1.2亿元,掺烧固废入厂量为550t/d,项目处理规模为2250t/d,掺烧固废占项目处理规模的13%。项目建设单位为昆明鑫兴泽环境资源产业有限公司。文件显示,该技改工程依托现有的焚烧发电项目
日前,电建市政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垃圾掩埋场项目通过验收,项目正式进入缺陷责任期。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垃圾掩埋场项目位于塔什干市东北部,主要包括垃圾场掩埋区229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外运、垃圾掩埋区27.93万立方米防渗材料的采购及安装、渗滤液收集池及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建设、进场及环场道路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近日,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无锡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约109.8万吨,截至2024年底,全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持证单位共计67家(含集中收集试点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全市利用处置能力共计272.8万吨/年(不含豁免处置能力)。无锡市危险废物利用、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多行业共享交易系统发布安定沼气综合利用制加氢工程之制氢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公告,北京京能氢安科技有限公司为招标人,该项目位于北京大兴安定循环经济园生活垃圾填埋场,招标暂估金额为2.6亿元,投标截止时间为5月16日。该项目需利用安定循环经济园生活垃圾填埋场
5月22日,甘肃公司永靖光伏电站震后受损重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较计划提前38天,可多发电量295万千瓦。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约30km的永靖光伏项目受到较大影响,造成了项目场址区内部分山体位移,并产生裂缝等不良地质运动,对电站部分组件布置区域内的各类发电设备造成
2025年5月27日,无锡市环保集团董事长黄晓峰、总经理李雄伟带队前往盐城市城市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市城投集团”)调研交流,与盐城市城投集团董事长王立群、副总经理苗久成、副总经理贾海云等一行组织召开座谈会。会上,王立群对市环保集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通过与市
近日,赤峰市碳中和林项目签约会在赤峰市林草局顺利举行。本次签约会由赤峰市林草局与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凝聚政企合力,共推碳中和林项目落地,为赤峰市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聚焦碳中和,开启生态项目新篇。签约会上,来自自治区及赤峰市林草系统、相关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作为
日前,安徽铜陵市郊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牵头方:安徽云亭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价:9763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牵头方:铜陵市环保产业建筑安装有限责任
4月2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青政〔2025〕13号),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其中指出,在清洁能源领域,联合突破智能电网、光伏、光热、地热、储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集成利用等关键技术。原文如下: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5月22日,甘肃公司永靖光伏电站震后受损重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较计划提前38天,可多发电量295万千瓦。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约30km的永靖光伏项目受到较大影响,造成了项目场址区内部分山体位移,并产生裂缝等不良地质运动,对电站部分组件布置区域内的各类发电设备造成
5月23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一行。陕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广金参加座谈。张文琪介绍了陕煤集团产业布局及生产经营情况。他表示,陕煤集团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统筹推进成本管控、亏损企业治理、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及项目
5月22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郑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签约是三家单位共同落实南水北调集团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合作,凝聚互利共赢,完善联系对接机制,携手推动校企合作的务实行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266号),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
6月11日,浙川县财政局召开环丹江水库源网荷储项目座谈会,发改委、自然资源局、湿地保护处、电灌局、淅富公司、丹阳售电公司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上,来访人员详尽介绍了源网荷储的概念、运作模式、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与会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对推动未来项目在淅川落地细节充分交换意见,对项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