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参考国外经验 我国绿色金融借船生态银行出海

2016-07-08 11:13来源:中国网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银行绿色信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015年4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吹响了加快绿色发展的号角。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和加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推进生态银行建设,将有利于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可持续发展。而国外生态银行建设经验的启示,为我国全面推进生态银行建设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从1988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成立,到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 KFW) 主营绿色信贷产品,再到我国兴业银行成为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中资银行,绿色金融和生态银行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的发展趋势。

多年来,贵州一直致力于绿色金融和生态银行的探索与建设,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建设生态银行,以及推动绿色信贷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可以说,贵州的好山好水为生态银行的落地的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先天条件,而生态银行带来的绿色信贷也让贵州的好山好水好上加好。

生态银行:

引导经济资源,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银行(Eco-bank)是以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发展为目的而经营信贷业务的银行,是把筹集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使之增值,然后再投入到生态建设领域作为保障。

与其他银行不同之处在于,生态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潜在成本、收益、风险、回报纳入投融资决策中,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1988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成立。这是联邦德国的首家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银行,在世界上也属首家。因该银行主要经营自然和环境保护信贷业务,故又称为绿色银行。

生态银行是发展绿色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绿色金融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要构建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目前,由于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花费巨大,政府一下子难以满足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对人、财、物投入的急切需求。发展绿色金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然要求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为资源环境、生态建设等领域引入更多资本,将最新、最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和生态治理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德国生态银行的启迪:

遵循“赤道原则”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据了解,“赤道原则”是一套国际先进的项目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行业标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也是国际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开展绿色信贷的具体行动指南。“赤道原则”强调重视环保,倡导环境、社会和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强调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时,应通过风险识别、控制和利率调节来引导资源配置。

“赤道原则”涉及 10 大原则、8 个绩效标准、62 个行业,德国银行按照 “赤道原则”要求进行信贷审批。到目前为止,德国有相当数量银行已加入 “赤道原则”, 成为世界知名的 “赤道银行”, “赤道原则”已成为德国银行业普遍遵循的重要准则。

事实上,德国是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建立生态银行的主要国家,还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发源地。在政府、银行共同参与下,德国经过多年发展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为环保和节能项目提供低息贷款,通过发挥金融机构资金杠杆和资源配置作用,绿色信贷已成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 21 世纪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德国政府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 KFW) 便主营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政府负责对其融资资金进行贴息并打捆成绿色信贷产品。KFW 测算出盈利利率和优惠利率,将资金开发成长期、低息的金融产品销售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优惠的利息和贷款期为终端客户提供支持环保、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2008年KFW为例,该行环境保护融资为48亿欧元,占政策性贷款总额的21.66%。此外,对于采用最新环保技术的示范项目,该行能获得由环境部提供的最高达30%的贴息。另外2008年共计有42亿欧元的贴息贷款投向了可再生能源。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能效特别基金”共计批准了558笔能效项目贷款,总额为3.15亿欧元。2008 年节能改造项目贷款总额为67亿欧元,比2007年增长了34%;项目总数为22.6万个,大约占全国的25%;生态建筑项目贷款为24亿欧元,共计5.4万个项目。据该行数据显示,该行2013年累计提供贷款725亿欧元,其中环保融资278亿欧元,占总投资的38.34%,环保融资已较2008年增长4.79倍。

可以说,生态银行围绕着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发展而开展经营信贷业务,而绿色信贷则使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循环经济、鼓励绿色制造等为企业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利率的信贷政策,通过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向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绿色配置”。

原标题:参考国外经验 我国绿色金融借船生态银行出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查看更多>生态银行查看更多>绿色信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