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城市垃圾“上山下乡” 双重困境亟待破解

2016-07-11 11:22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周凯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垃圾焚烧处理率为25.6%。“十三五”期间,焚烧处理能力会进一步增长,建设管理更趋于精细化。全国许多城市都已开始布局垃圾焚烧项目。

举例来说,重庆主城已经建成投用了2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位于巴南丰盛和北碚同兴,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4500吨。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6月并网发电,每天处理垃圾2400吨,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垃圾焚烧项目。主城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7000吨,除了焚烧发电外,剩余垃圾仍需填满处理。

目前,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已经在重庆江津启动建设,日处理能力达到4500吨,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后,主城所有生活垃圾都将通过焚烧发电,实现无害化处理。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一些地方也开始了实践。2013年重庆市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纳入重点民生实事,计划2016年底要完成2000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据悉,2015年,重庆市完成95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13吨,生活垃圾清运能力26万吨每年。

城市垃圾处理仍须加快

就城市垃圾“上山下乡”问题,陈吉宁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的污染转移,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城市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必须加快,一方面农村环保不应成为盲点。

事实上,一场针对垃圾的战役正在打响。2015年初,中央1号文件首次写入“农村垃圾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去年11月,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也联合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0年底,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利好政策将助推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开展垃圾分类,将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提高垃圾焚烧的效率,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

近年来,针对垃圾焚烧项目的抗议时间屡见不鲜,“邻避效应”阻碍了垃圾焚烧的建设步伐。业内人士提出了“蓝色焚烧”理念,通过加强监管、增进社会互动,促进垃圾焚烧产业的发展,一是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二是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是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更透明的企业运行状况;五是更完善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比如,采用最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并增设先进的低温催化脱硝设施,大幅降低烟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建设数字化工厂,污染物排放指标实时公开上网,让企业运行状况便于监督;建设更完善的公用服务设施,让垃圾焚烧厂更为亲民。

农村垃圾处理难题亟待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城市垃圾处理面临的障碍外,农村垃圾处理也面临诸多问题亟待破解。

基层干部介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没有统一的经费保障,难以从村民手中收取垃圾污水处理费,同时,垃圾清理是一项村级公益性事业,必须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既要做好村民“各扫门前雪”,也要建立制度把原先随处扔的垃圾管起来。经济好的地方可以实现经费由财政承担,贫困县问题就非常突出。

专家表示,各地可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分类减量方法,如可回收垃圾由农户自行变卖,建筑垃圾单独清运,厨余垃圾可用于喂养牲畜等等。关键要简便易行,村民能接受,不宜照搬照抄城市垃圾的分类方法,搞得太复杂。且中国农村千差万别,不能“一刀切”推行一个模式,特别是一些县域面积大、经济欠发达的县市,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盲目推行全收全运集中处理。

与城市可收取市民垃圾处理费不同,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保障农村垃圾处理的经费问题,应引导村民和村集体出资出力,不应强制或变相摊派,调动农民和村集体组织作为污染者和受益者的积极性。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探索PPP模式,将农村环保市场盘活。

原标题:城市垃圾“上山下乡” 双重困境亟待破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