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建设与完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研发野外调查、监测、物化探、遥感、分析测试、钻探等地质工作手段的数据采集工具软件,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与智能化。推进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在地质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传输、汇聚、处理、综合、建模等方面逐步实现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地质调查工作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地质调查领域实现数字调查全覆盖。
2.培育智慧探矿应用新业态。紧密围绕国家资源战略与找矿需求,开发面向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矿产数据处理与评价软件工具,促进共享与应用。依托地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与业务中心等平台资源,开展重要矿种找矿专家模型、智慧探矿软件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系统建设,增强地质数据智能分析处理与评价预测能力。搭建地质矿产软件公共开发与应用平台,提供云端集成开发环境、高性能计算环境、应用接口与技术标准等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开展智慧探矿创新应用研究,逐步形成以数据驱动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智慧探矿新业态。
3.探索土地智能监测新模式。针对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监管的现实需求,重点开展面向对象的多源遥感数据快速精准校正与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对象的遥感数据光谱库建设、多尺度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自动分类规则和方法研究、多尺度土地生态退化和土地质量遥感智能化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多尺度和多源遥感数据自动化校正和融合作业平台,以及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智能化监测和分析技术平台,提供动态更新的影像库、知识库、光谱库、应用接口与技术标准等,形成土地智能监测应用新模式。
进度安排:2017年底前,初步建立智能地质调查体系,2018年底前,初步形成智慧探矿和土地智能监测的探索性应用。到2020年,智能地质调查体系基本建立,智慧探矿和土地智能监测达到普适化水平。
推动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发展。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分别研究编制大数据应用发展意见。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由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总体要求,建立国土资源大数据统筹与实施机制,加强与海洋局、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沟通协作,形成职责明确、分工有序、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信息办负责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牵头编制国土资源数据共享目录和开放清单;业务管理部门会同数据生产和保管单位负责相应主管数据共享和开放的评估、监督、审查和管理等工作;相关技术单位负责有关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数据共享和开放的技术支撑保障工作。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和部分平台建设等工作采取统一建设模式,由部统筹规划、主导建设。数据整合、服务分发、产品制作和相关系统建设等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各级数据生产单位、保管单位和技术单位负责实施。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细化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计划完成。
(二)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部门会同相关技术单位,建立并完善国土资源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生产和管理的责任、义务以及数据使用权限,明晰数据管理和数据使用的考核评价方式,合理界定数据的使用方式与范围,规范数据采集、保管、共享、开放和应用,保障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强国土资源大数据科研创新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进大数据高层次人才。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国土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国土资源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联合攻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重点加强国土资源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四)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经费保障力度,把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积极支持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设等。按要求管好用好已有资金,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政府购买大数据服务的配套政策,加大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发大数据的支持力度。
(五)加强信息数据安全。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安全技术防护和安全管理,明确数据管理和维护责任单位,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采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和完善大数据安全标准规范,加强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妥善处理共享开放与保障安全的关系,促进数据在安全保障、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共享开放。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中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
北极星储能网后溪,7月25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计划公示,拟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及“北四村”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B地块出让,面积约1.0公顷、出让年限50年,要求申请单位应具有运营开发综合能源项目的技术能力,且经营范围为具有热力生产和供应、供冷服
7月16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布光伏发电逆变器及配件制造项目招商信息,详情见下: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一)市场分析光伏发电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功率模块转换成可以并网的交流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之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青海省光伏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开始招商,该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主要建设光伏发电300MW,年制氢1万吨,合成绿氨6万吨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拟建在青海省格尔木工业园,园区路网结构完善,基本实现“七通一平”,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预计总投资约23亿元。采用独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5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3-055号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计划公告,宗地面积为441平米,规划用地性质为供电用地。公告要求意向购地主体需要主要从事发电、输电、供电业务,并取得电力接入批复和风电项目的核准批复。详情如下:(武清区)津武(协)2023-055号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2日,广东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惠湾资源挂出让(告)[2024]001号。文件显示,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和《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79号)的规定,经批准,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大亚湾经济技术开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1日,腾晖光伏受邀出席了第二届加拿大农业光伏论坛(AgrivoltaicsCanada)。该论坛主要围绕光伏技术与农业结合是否能为加拿大当地农民增收及是否可以提高农作物量产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光伏企业,公司加美区销售经理屈昕宇先生在会场分享了近年来腾晖在全球农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煤矿2022年度充填开采置换产能指标的公示。公示日期2023年11月21日至11月28日。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煤矿2022年度充填开采置换产能指标的公示根据《国家能源局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3年8月)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油气矿业权出让再提速国际要点沙特等产油国供给收紧推动油价上涨澳大利亚罢工引发天然气市场价格波动国内要点原油生产有所放缓,天然气生产有所加快煤层气开发获得突破页岩气勘探取得新进展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加快推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贵州新能源分公司贵州天辰所属16个风电项目用地预审及建设用地手续报批技术咨询服务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贵州新能源分公司贵州天辰所属风电项目用地预审及建设用地手续报批技
日前,有网友咨询,农光互补的光伏发电项目占用耕地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合法吗?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此做出答复。原文如下:内容:在工作中遇到一事,特请教:有一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方阵绝大部分都是占用村民耕地(约100亩),但在施工中,未按建设用地办理用地手续,这种做法合法合规吗?受理时间:20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