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综合正文

福州一批“海绵体”相继建成 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开展

2016-07-28 10:43来源:福州日报作者:孙漫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福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昨日从福建省福州市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作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已通过评审并获得批复。规划提出,至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70%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

规划把福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70个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四个方面对每个分区提出管控要求和建设指引。

目前,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项目、试点片区、内涝点整治等方面开展。温泉公园、海峡奥体片区、梅峰山地公园等“海绵体”已相继建成。其中,温泉公园是我市首个雨水花园,梅峰山地公园是我市首个山地类海绵城市公园。

“今年以第1名的成绩入围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也意味着未来3年福州市将获得约15亿元的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新区三江口片区、东部鹤林片区作为集中连片示范区,通过生态公园及内河、建筑雨水控制利用、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等综合试点,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此外,按照福州市“十三五”防洪排涝与海绵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我市还将启动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建设,强降雨时将主城区西北部山洪直接引入闽江;缺水时将水引入江北城区内河生态补水。其次,启动环城湖体及雨洪公园建设,新增东湖、红光湖、旗山湖等环城湖体,增加库容约400万立方米;实施斗顶水库下游调蓄工程(约120亩)、八一水库下游(约63亩)调蓄工程等雨洪公园建设。

首个雨水花园——温泉公园

温泉公园景观提升改造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与慢行系统建设的组成部分,绿化覆盖率达90%,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也是个庞大的“排涝池”。

步入园中,环湖岸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工小岛白鹭洲上群鸟翩翩起舞。公园管委会副主任林燕华介绍,目前一期东北片提升改造已完成,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原有老旧水泥铺砖园路改造成可渗透雨水的生态陶粒透水砖园路,渗水率达90%以上,并结合现有绿地增设雨水花园,汇聚吸收地面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综合作用使雨水净化并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公园二期景观提升改造今年也将启动,新增景观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铺设生态透水砖园路、营造植被缓冲带,目前已完成设计招投标并确定设计单位。

首个山地类海绵城市公园——梅峰山地公园

下雨时,山上倾泻而出的山洪经山塘小水池、石笼子、植草沟、雨水花园、湿地的层层拦截过滤,汇入蓄水湖中;天晴时,雨水花园和蓄水湖中积存的雨水成为植物生长的丰润水源……这就是梅峰山地公园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行至公园中央,中心湖好似一面明镜,水光潋滟,天鹅、野鸭自由嬉戏,岸边绿树婆娑。市规划院园林景观所景观工程师黄贝琪介绍,公园从维持利于汇水的原始地形、建设不损伤自然透水下垫面及统化组织雨水排蓄路径三个方面构建起山地海绵城市公园的总体框架。

“由雨水花园、环湖草坡、环湖湿地、一级蓄水湖和二级蓄水湖5个关键环节组成雨水从源头到终端的路径。”黄贝琪说,暴雨来临前,两个蓄水湖会提前排空,为截留山洪做好准备,避免山洪排入市政管网或涌入城市主干道,形成天然的滞洪屏障。

原标题:福州一批“海绵体”相继建成 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开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福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