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缘何“叫好不叫座”?

2016-08-16 16:01来源:新华网作者:张世祥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电厂生物质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力发电是传统产业,可再生能源法虽然将其纳入,但大型水力发电机组被明确排除在政策扶持之外,基于可再生能源法的政策真正重点支持发展的是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虽然风能和太阳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其电力的生产及调节完全无法控制,有风有光时可以产生电力,风大光多时可以满发超发,风小光少时欠发少发,无风无光时停发不发,根本无法根据电力负荷的需求进行生产和调节,甚至经常出现逆调节的现象即没有负荷甚至负荷需求下降时风电光电出力增加,导致电网根本无法消纳,只好弃之不用,也就是所谓的弃风弃光现象。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甘肃的弃风率已经由 2015 年的 39% 上升到 2016 年一季度的 48% ,弃光率则由 2015 年的 31% 上升到 2016 年一季度的 39%。

对此,郭云高认为,出现大规模的弃风弃光现象,除了风电光电无序增长,电网调节水平低下外,“垃圾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非理性地要求消纳大规模的 “垃圾电”会导致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整个电网振荡引发安全隐患,二是大规模火电调峰或压负荷,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比弃风弃光严重。

生物质发电与传统火电相似,除了燃料属性不同外,发电原理相同,生产方式及电能质量与火电没有差别,所以生物质发电引起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厂燃料不够的问题,因为技术因素导致的生物质发电不能上网的问题几乎没有。

比较而言,生物质发电是优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倒逼”能否破局仍待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注意度不断提升,夏收秋收时节农民焚烧农林废弃物导致的雾霾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

2015年10月5日至17日,环境保护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统计表明,在全国范围内,除北京、上海等11省(区、市)未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外,其他20省(区)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862个,比2014年同期增加54个,增幅为6.68%。这直接证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秸秆焚烧是夏收秋收时节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另一个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将原本用于生产生活的部分秸秆柴薪彻底地变成了农林废弃物。

据了解,受焚烧秸秆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倒逼,部分省份开始改变策略,将以“禁”为主改为以“疏”为主,湖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纷纷出台政策,对燃烧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质电厂进行补贴,补贴力度为上网电量1-8分/KWH,这极大地鼓舞了生物质发电企业投资生物质发电项目,多处理处理好农林废弃物的积极性,也有政府官员表示“与其将资金花在’禁’引发冲突上,不如花在‘疏’上”。 通过上网电量补贴生物质电厂,一举多得,首先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发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可以结构性地缓解能源清洁和可持续的问题,其次农民得到了实惠,最终也能解决农林废弃物焚烧的问题。

基于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现状,理昂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军进行了初步测算,一个3万机组每年运行300天(7200小时),发电量为 21600万度,厂用电率10%,供电量19440万度,供电度燃料成本0.47元/度,供电量燃料总成本为9136万元。按已今年将投产200个生物质电厂计,燃料成本将达到183亿元,按未来1000个计算,燃料成本将达915亿元,也就是说农民将能从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中获得将近千亿元的收入。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义生表示,生物质发电是“建在农村,处理农林废弃物,给农民打工”的“三农产业”,也是一个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精准帮助农民脱贫的产业, 国家通过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给生物质电厂的费用全部支付给农民都不够,平均缺口比例达到10%以上。也就是说国家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补贴,实际上补贴给了农民,企业还要自掏腰包配套10%的资金。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国家高层多次强调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展要强调质量不搞维GDP论。

延伸阅读:

【行业分析】2016年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发展规模(图)

原标题:生物质发电缘何“叫好不叫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电厂查看更多>生物质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