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追踪】收购收购又收购 国际海水淡化公司为何如此受中国企业青睐?

2016-08-17 08:29来源:宇墨Umore作者:Mickey Shi关键词:海水淡化IDE海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破局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这一生意不亏钱,主要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增加收益,要么就提高水价,要么政府给予补贴。但提高水价会让本来就已经营艰难的工业企业负担增加,很难实现;而政府补贴…不是不行,但纵观各行各业,依赖政府补贴的却能发展好的重资产(意味着高风险)行业简直凤毛麟角。因此,希望就落在了另一条路上: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成本的战争似乎是海淡行业的宿命)。

海水淡化的成本并非没有压缩的空间,其中的关键在于,提高核心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以及提升项目运营的能力。在这两点上,我们总算可以对海水淡化行业的未来感到乐观:收购,尤其是海外收购成为了中国有意发展该项业务企业进行破局的关键钥匙。

近一个月以来,一连串国内公司主导的并购案吸引了环保媒体的注意,巧合的是,都与海水淡化相关:

先是巴安水务宣布将收购瑞士水务股权以获得源自IDE的海淡核心技术。而后天壕环境全资收购拥有5个海淡项目业绩,以及十多项脱盐技术的赛诺水务。两个星期前,巴安水务宣布将再次出手,以96.7万欧元收购德国上市公司ItN的64%股权。这家德国公司的核心产品陶瓷平板膜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反渗透工艺的前端处理。最后,也就是宇墨智库抢先报道的中国企业中交股份参与的以色列海水淡化巨头IDE收购竞价。

宇墨智库认为,这些对专业型公司标的收购和投资毫无疑问将促进先进技术的整合,推动工程运营水平的提升。如果这些海外标的发挥鲶鱼效应(没听过?请自行百度),促使本土设备企业核心设备技术水平继续提升、工程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提高、项目运营企业的运营的专业性再上一层楼,让海淡项目吨水成本达到4元以下,配合一些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或者电费减免,盈利的临界点将被打破,不少城市的海淡项目都将具有盈利空间,届时海水淡化将正式告别发展的慢车道。

延伸阅读:

大新闻|中国大国企重拳收购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公司

探秘丨非环保公司 中交建为何有意收购IDE?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水淡化查看更多>IDE查看更多>海淡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