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中国碳市场是否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6-08-18 10:02来源:易碳家作者:罗津关键词:碳排放权碳交易碳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可以通过确权市场交易,实现效率配置。尽管《巴黎协定》并没有象《京都议定书》那样搭建碳交易的国际制度平台,欧盟也没有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碳交易体系的计划,基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改革需要和全球减排的积极贡献,中国通过碳交易试点而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除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立法和碳核算等一系列制度性基础设施外,需要在顶层设计中考虑各种挑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

不过,中国国家发改委原计划2016年下半年启动碳市场建设,但是现在正式以2017年作为正式启动时间,说明当前中国低碳转型过程中决策层和实际操作层面中间的差距非常巨大。而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2014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以生态文明考核的办法,并出台了细则,但是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并没有真正执行,中国传统的GDP考核办法仍然一直沿用,说明转型的迫切性和全社会包括政府转型能力普遍不足所形成的巨大鸿沟,在短时间内很难缩小。整个社会层面对什么是低碳,如何开展低碳减排,除了少数减排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还属于空白。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这只是概念。

此前,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随着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中国碳排放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成倍放大。碳排放配额可能涉及30亿至40亿吨,市场规模千亿级。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提前布局碳排放碳金融领域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先发优势,分享千亿级别的市场。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指出,目前预计首批纳入企业数量在7000-8000家,。而在2020年之前的全国碳市场初期运行阶段结束之后,将会降低门槛对碳市场纳入企业进行扩容。2016-2020年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参与企业范围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而蒋兆理透露,根据国务院要求,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纳入碳市场的管理,而在八大行业里,凡是1万吨标准煤的消耗量,3年平均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都必须加入。2020年以后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阶段,即完善和拓展阶段,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交易产品,发展多元化交易模式。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权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