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报道正文

广州五位一体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打造新型“海绵城市”

2016-08-24 10:37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广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立“渗、蓄、滞、用、排”五位一体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是日前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决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据悉,明珠湾区(灵山岛尖)作为广州首批九个“海绵城市”试点片区之一,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采用了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铺装材料,使其成为紧扣岛尖雨污分流系统的一环,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后经管道输送至天然雨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可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实现雨水循环再利用。

“海绵道路”布满灵山岛尖

据了解,灵山岛尖在规划打造“海绵城市”之初,就确定在道路、广场等区域的铺装材料上下功夫,“通过市政绿地、人工湿地、人工湖等多种方式,配合使用透水铺装、碟形边沟等多种措施,达到纳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排涝压力的目的。”中交城投总承包工程部主管许鹏说,就市政道路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盲道而言,共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铺装材料组合方式。在城市主干道、滨水景观大道上使用花岗岩+透水混凝土+黄岗岩盲道砖的组合;而在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上,则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混凝土盲道砖,形成多孔径下水,打造属于灵山岛尖特色的“海绵道路”。

灵山岛尖“海绵道路”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透水系统,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既涵养了地下水,净化了水质,又可以改善微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50年一遇暴雨可速排干

铺装材料的应用仅仅是灵山岛尖“海绵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了解,灵山岛尖的基本设计理念是“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通过模拟自然过程,使得城市像海绵体一般,有水时积存,无水时释放,通过自然渗透减缓雨水排放速度,过程中水体得到自然净化,从而起到充盈地下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水生态修复等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对岛尖上原有水环境的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划显示,灵山岛尖的城市绿地比例将不低于30%,在保护原有河涌的基础上形成两纵两横、东侧环形共8条河涌,在南北两岸设置5座闸桥,针对涨退潮、暴雨等情况适时开关闸门拦洪、泄洪,并设置一个泵站进行强排,避免最大暴雨时的径流量。

在此基础上,灵山岛尖形成调蓄、自排、抽排相结合的排涝系统,并通过竖向标高体系的设置,达到亲水地块实现大暴雨时临时淹没,一般地块遇50年一遇暴雨可24小时以内排涝完毕,重要地块、城市设施实现遇50年一遇以上暴雨可快速排干。

岛尖有天然雨水处理站

雨污分流系统是灵山岛尖项目建设的一大看点。在初期管道铺设上就将雨水和污水区分开来,生活污水经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厕所冲洗等。雨污分流后能加快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促使杂用水回收率达18.2%,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由于雨水污染轻,则仅需进行简单处理,“雨洪生态园、竹林竹湖生态展示中心是岛尖上天然的雨水处理站。”许鹏指出,这里将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来收集过滤净化雨水,让雨水通过种植水杉、落雨杉、粉黛乱子草、斑茅、蒲苇等湿地植物、卵石过滤层,并经由管道将过滤过的雨水接至湖泊的植物过滤槽中再排到河涌。既可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因此雨水经过净化、缓冲流入河流,可以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

原标题:广州明珠湾区(灵山岛尖)重视雨污分流系统打造海绵城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雨水处理系统查看更多>广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