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技术正文

【技术】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技术

2016-08-24 11:44来源:环境保护科学作者:韩煜 全占军等关键词:生态修复矿山废弃地重金属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其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矿山开采是目前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损坏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人类活动,这一活动严重破坏了矿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甚至丧失,造成土地退化、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价值而成为废弃地,如露天采场、废石场、尾矿库、塌陷区等。据国土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矿山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面积为165.8万hm2,其中,尾矿堆放占地90.9万hm2,露天采坑占地52.2万hm2,采矿塌陷占地20.3万hm2,以及为矿山服务的厂房建筑、道路等辅助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采矿业中各类型占地的百分比为采场占59%,排土场占20%,尾矿库占13%,废石场占5%,塌陷区占3%。而全国矿山废弃地复垦率仅为13.3%,这与发达国家复垦率达75%有很大差距。

在自然条件下,矿山废弃地经过自然演替恢复生境大约需要100年以上。因此,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必要。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矿山复垦实践,大多是在废石场或闭库的尾矿库上进行简单的平整和覆土绿化。由于矿山废弃地受其生境恶劣、基质有毒、缺乏土壤等因素限制,其复垦率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随着我国矿山复垦工作的逐步推进,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关注。

1金属矿山废弃地类型及特征

矿山废弃地指在采矿过程中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废弃地的产生原因划分为5种类型。

1.1露天采场

露天矿山开采后形成的采矿作业面。一般为深凹露天坑,深度达几十至几百米,采坑边坡稳定性差,岩石裸露且缺少土壤覆盖,保水能力差。

1.2废石场

由剥离表土、挖掘覆岩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废石粒径较大,通常在几百甚至几千毫米,难以在短时间内粉碎风化,堆积体松散裸露,边坡不稳定,金属矿山废石场常呈酸性且含有重金属污染物,植物无法生长。

1.3尾矿库

矿石经过选矿工艺后产生尾砂,堆存至尾矿库。尾砂颗粒较细,粒径在0.5~1mm,表层干燥松散,结构性差,持水性低,而且由于选矿投加了各种药剂,使尾矿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利于植物成活。

1.4塌陷区

地下采矿形成的块状、带状塌陷地面,地表破碎且疏松,起伏不平,难以利用。垮塌严重时,可形成几米至几十米的塌陷深坑,坑内常有积水。

1.5压占区

矿山建设时修筑的厂房建筑物、办公生活楼、道路等辅助设施占用的土地,在矿山结束生产后这些区域被水泥建筑所覆盖,无法直接恢复为农业或林业用地。

2金属矿山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

2.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不仅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开采过程产生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堆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使土地丧失原有功能,其中的有毒物质长期堆存并经雨淋、风化、渗流等作用进入土壤,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

2.2对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金属矿山的矿石和围岩中多含有金属硫化物,大量废石、尾矿堆放于露天,在微生物的催化氧化和径流作用下,形成含有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其一旦进入水体,会使水体pH值降低,而且金属和重金属污染物均不能被降解,长期累积将引起藻类、浮游生物、鱼类的死亡,对水环境和水生态产生严重危害。

2.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金属矿山的废石场、尾矿库等固废堆存场,由于堆积面裸露,加之表面风化物、颗粒物松散,在干燥起风的条件下,易产生大量风蚀扬尘,对周边的空气造成污染。

原标题: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矿山废弃地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