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市场正文

【方向】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年)

2016-08-24 16:00来源:中国砂石协会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4 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

铸锻焊切削制造工艺改造专项。重点推广数字化无模铸造岛、清洁高效铸锻组合及零件轧制精密成形、铸造砂再生利用、激光-电弧复合高效清洁焊接、高效节材摩擦焊、少烟尘及无害化绿色焊接材料制备、少无切削液绿色加工等技术。到2020年,节能30%以上,节材、减少废弃物20%以上。

热表处理清洁化专项。重点推广合金钢无氧化清洁热处理、热处理气氛减量化、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替代电镀铬绿色表面处理等技术装备。到2020年,减少废弃物排放30%以上。

(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应用

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针对冶炼渣及尘泥、化工废渣、尾矿、煤电固废等难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试点。以再生资源规范企业为依托,加快再生资源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深化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

专栏5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升级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项。重点开展冶炼渣及尘泥、化工废渣、尾矿、煤电废渣等综合利用,推广冶炼废渣提取高值组分及整体利用,副产石膏规模化制备水泥缓凝剂、高强石膏、尾矿生产干混砂浆、加气混凝土、保温矿棉、装饰材料、墙材、人工鱼礁等,中西部地区煤电基地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建材、提取有价组分、生产家居装饰材料等技术。到2020年,钢铁冶炼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5%,磷石膏利用率50%,尾矿利用率25%,粉煤灰利用率75%。

再生资源产业专项。重点开展废旧材料、废旧机电产品等资源化利用,实施废钢加工配送系统,废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清洁分质高值化利用,废塑料自动分选及高值利用,废旧瓶片制高档纤维,废油除杂重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整体拆解与多组分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船舶、工业设备绿色智能精细拆解与高效分选回收,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等技术改造升级。到2020年,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75%。

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拓展不同产业固废协同、能源转换、废弃物再资源化等功能,创新工业行业间及与社会间的生态链接模式。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促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间协调发展。

专栏6 产业绿色协同发展

产业绿色融合专项。强化煤电、冶金、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间的横向耦合生态链接,促进行业融合;推进工业余热用于城镇供暖制冷、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污泥和飞灰等,促进产城融合;利用工业余热发展设施农业、生态旅游业,推进工业使用生物质能示范项目,促进产业融合。

资源综合利用区域协同专项。针对京津冀及周边、长江经济带、珠三角、西部、东北地区资源环境特点,建立一批冶炼渣与矿业废弃物、煤电废弃物、报废机电设备等协同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共伴生钒钛、稀土、盐湖等资源深度利用示范项目。

培育再制造产业。积极推广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疲劳检测与剩余寿命评估等技术工艺,建立再制造逆向智能物流体系,完善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示范工程。到2020年,再制造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专栏7 再制造产业培育

高端智能再制造专项。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复印机、医疗设备、模具等,推广高效无损拆解、绿色清洗、毛坯快速智能检测、纳米复合成形、等离子喷涂、三维体积损伤零部件成形等技术。

在役再制造专项。面向服役期内透平压缩机、数控机床等装备,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诊断系统和在线校准,早期故障智能诊断与预警及故障自愈化,在役设备个性化再设计和改造升级等技术。

(三)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

突破节能关键技术装备。围绕制约节能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节煤、节电、余能回收利用、高效储能、智能控制等领域加大研发和示范力度,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突破40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到2020年,节能产业产值达到1.7万亿元。

提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加大多污染协同处置、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计量专用仪器仪表、环境应急等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建设100项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应用示范工程,打造20个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力争突破50项环保技术装备,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

原标题:政策发布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经济查看更多>绿色发展查看更多>绿色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