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报道正文

陕北榆林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

2016-08-26 09:01来源:中国环境网关键词:土地荒漠化沙化榆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1990年开始,随着国家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我们便开始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树种,当年一个春季就栽植樟子松2.3万亩。目前林场的樟子松营造面积达到18万亩。最高的树已经长到了5米,林木保存率达到95%以上。”罗向军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364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1.7公顷的长城、陕蒙、环山、灵榆4条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恢复改良草场229.5万亩,初步形成带片网、乔灌草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转变。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党兵说,目前,治沙工作已进入到提质增效阶段,他们正持续引进植物治沙新品种,以改变榆林樟子松一木独大的局面,提升优化生物多样性、林分的质量和稳定性。

绿色发展 铺就致富路

沙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沙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生态屏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家住横山县的农民申世成2011年开始来到小纪汗林场附近,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租用100亩土地办起种植、养殖场。效益最好的年份,申世成饲养的1800只羊一年收入就达到200多万元。眼下他的养殖场不仅吸收当地20多人实现就业,也带动周围200多户村民脱贫。

“目前,榆林沙区红枣、长柄扁桃等经济林面积已达到60万亩,绿豆等特色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面积近1000万亩,沙区90%的养殖户实行了‘林牧一体化’,牛、羊等饲养量突破1000万头(只)。2015年,榆林沙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已达9730元。”吕学斌说,“十三五”期间,榆林以身边增绿、农民增收为重点,将全力实施生态建设5年大提升,力争建设成一个天蓝地绿、林茂粮丰的塞外江南。

延伸阅读:

人工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 植树造林应慎之又慎

原标题:千里荒漠变林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地荒漠化查看更多>沙化查看更多>榆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