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市场正文

【多图】“智慧城市”系列报告之智慧环保监测市场分析(图)

2016-08-30 13:15来源:中信建投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环保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首次明确环境监测的终极目标,强调水、土、气、辐射、噪音各领域做到陆海统筹、天地一体,整合统一到全国一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大数据平台,积极培育环境监测市场,最终实现智慧环保运营。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截至2015年底,国家环境监测网已建成包括: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436个点位组成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覆盖423条河流和62座湖泊(水库)的972个断面(点位)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近1000个点位组成的国家酸沉降监测网、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监测网、覆盖全国近岸海域的301个监测点位组成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近8万个点位组成的城市声环境监测网、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645个生态点位10个区域重点站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等。从公报可知,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极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曾出现过爆发式的增长,随后进入平缓期。而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业务的深入和环保形势的要求,监测能力不强、监测水平滞后、监测仪器老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已经成为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预计,“十三五”会带来环境监测行业的又一次爆发。

市场集中度高,增量空间巨大

从环境监测的主体来看,环境监测产业分为环境质量监测(主要为大气和水)、污染源监测和其他监测(土壤、噪声、辐射、应急等)三个部分,其中,环境质量监测主要由各级环境监测站构成,而污染源监测则由主要排污企业的监控构成。目前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体系建设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各省、地、市以及乡镇的监控体系,市场较为稳定。而污染源监测无论是覆盖面还是监测深度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增量空间巨大。具体来看,目前污染源监测产业份额最高,其次是环境质量监测产业。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还在大规模建设阶段,覆盖面也将继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销售收入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84亿元上升为2014年的196.44亿元。

原标题:“智慧城市”系列报告之智慧环保监测市场分析(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智慧环保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