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粮食连年增产下的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其土质改良是当今世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粮食增产潜在保障的基础。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北方盐碱地开发利用研究所研究员王君表示,无论从改善环境和增加耕地,还是增加粮食产量角度,改良盐碱地都是必要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为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治理付出长期艰苦的代价,并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增产丰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看来,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大生产运动。据介绍,这场“战役”分前后两期,历时6年,将我国的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提高到9000亿斤,在增产的1000亿斤粮食中黄淮海地区贡献了504.8亿斤,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保持供需平衡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这一背景是,自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在这种情况下,改良盐碱地的意义有多大?据柳叁奎调研了解到,如东北的很多仓库都无法满足粮食的不断增加,让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盐碱地治理的可能性不大。
但由于盐碱地治理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在初期获取经济利益的空间较小的特点,柳叁奎建议,把盐碱地等劣质土地资源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林业局等也高度重视盐碱地治理利用、政策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等工作。
例如,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等相关规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东北、西北干旱、半干旱等盐碱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开挖明沟排盐碱等传统技术进行整治。
但柳叁奎认为国家重视还不是很够。“挖掘粮食生产潜能立足长远,居安思危意义重大。”柳叁奎表示,从应对未来20年、50年,甚至100年后的粮食问题的角度,应考虑把对盐碱地土地资源的管理、规划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
须从长远考虑应用前景
目前对盐碱地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生态环境改善,促进草业、畜牧业发展的目标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向后备耕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转变。柳叁奎表示,后续提升工作亟待筹备。
事实上,目前国家有多个部门涉及盐碱地治理工作,如土地整理、环境修复、生态保护、植被恢复、草业生产、困难地造林等,但盐碱地工作对各部门都不是主要业务,且目标、角度不一。
与此同时,记者通过长期跟踪盐碱地治理技术也了解到,目前国内有非常多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如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广西农科院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就目前实验来看,效果都比较好。
然而在王君看来,现在很多研究机构都在做盐碱地开发改良的相关产品,也有一些不同的技术路线,但都是单打独斗,“希望在盐碱地治理方面有一个综合型的开放的实验平台,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技术方面的综合和整合”。
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更关心,盐碱地改良是否做到因地制宜。他向记者表示,在山东、江苏等靠近沿海的地区,农业的综合条件比较好,治理盐碱地应该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适合恢复洼地、湿地湖面的地方,就没必要改良(成耕地)了。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教授黄元仿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区域生态学角度说,应该留有一片不开发的盐碱地,否则那些流出来的盐该去哪儿呢?
此外,关于盐碱地利用上,也存在直接复垦的做法,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耕地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盐碱地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可能带来投资过大、效果不佳的后果。
柳叁奎告诉记者,盐碱地的利用应立足长远战略、科学规划、本着“先养护抚育、后复垦利用的原则”,建立向耕地定向培育的技术与政策体系。
“盐碱地开发利用是我国未来几年应该有所突破的一个大产业。”王君表示,它关系到生物能源产业、大的畜牧产业、粮食深加工和废弃原料再利用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盐碱地,被称为“沉睡”的耕地资源,其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而盐碱地危害大,易引起土壤板结、肥力变差、作物死苗多、植株长势弱、病害多产量低等问题。因此,开展盐碱地改良修复可以有效扩展耕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对保障国家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适用于山东行政区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2024年3月27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
10月31日,随着中调并网指令下达,位于巴彦淖尔的临河热电厂灵活性改造配置新能源示范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全国首个“盐碱地改良+农光互补”综合示范项目并网。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该市的首个火电灵活性配置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98亿元,建设2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站,配套建设220千伏升压站1
10月31日,随着中调并网指令下达,位于巴彦淖尔的临河热电厂灵活性改造配置新能源示范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全国首个“盐碱地改良+农光互补”综合示范项目并网。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该市的首个火电灵活性配置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98亿元,建设2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站,配套建设220千伏升压站1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生态金融服务公司、生态商业银行、生态产业基金等。积极发展以林下经济预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全文如下。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精神,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走
马军院士的6问6答
从生态城管委会了解到,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经过五年的努力,生态城将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幸福之城,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合作美丽滨海之城,成为“滨城”北部的经济发展引擎和社会配套辐射源,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到2035年,成为国际社会建设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的标准范本。
一、准确的环境胁迫因子识别环境胁迫是指环境因素的量接近或超过有机体、种群或群落的一个或多个忍耐极限时造成的胁迫作用。环境胁迫因子,又称逆境因子。通常将其定义为对植物施加有害影响的环境或人为因子。如干旱、冻害、盐害、冷害、高温、水涝、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称为植物逆境因子。这些
4月22日上午,鄂尔多斯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康巴什区召开。市长斯琴毕力格作政府工作报告。小编帮您划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部分重点工作,一起来看看。1、加大加快固定资产有效投资。2、优化投资结构,推进284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以上。3、推行第三
治理盐碱土壤是一道世界难题,多年来,传统治理盐碱土壤的技术周期长、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一种利用有机硅新材料自主研发的有机硅功能肥,在治理盐碱土壤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有望破解盐碱土壤大难题。1月15日,有关专家对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
在广袤的陕西大地,榆阳孟家湾犹如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处的璀璨明珠,在风沙草滩区与河川区交织的神奇地域,展现着广阔无垠的沙海风情。延伸至孟家湾金黄的沙漠深处,有一片“湛蓝海洋”,一道新能柔性支架与沙共舞,书写着沙漠绿洲的绚丽篇章。柔性支架助力改善荒漠化中国是荒漠化最严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指出,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能源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4月2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持续推进农村电网线路新建改造,提高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原文如下: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
3月31日,山西能源局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绿色、先进、经济、安全、高效的省级大型风光基地项目。聚焦“三类土地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总体要求指出,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山西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底,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近年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电力”)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近年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决策部署,积极服务新能源发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此文件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内首个生态治理型滩涂光伏示范工程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利用滩涂约4387.5亩。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配套建设升压站、储能设施、制氢加氢站,项目年平均
5月5日,联合水务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润为3.64亿元,同比下降8.08%;归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5.89%;扣非净利润9481.92万元,同比下降21.37%。尽管公司在营收方面保持稳定增长,但净利润的下滑显示出其在资本支出增加和折旧摊销压力下的盈利能力受
近日,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内首个生态治理型滩涂光伏示范工程——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利用滩涂约4387.5亩。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配套建设升压站、储能设施、制氢加氢站,项目年平均上网电量4629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进一步构建党委和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社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重庆双江航电枢纽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3号)圆满完成72小时连续试运行。至此,电站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双江航电枢纽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白云村,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首批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标杆示范项目。该工程
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深化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综合系统治理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