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市场正文

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余额5.57万亿元 绿色信贷或将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2016-10-11 10:22来源:环境经济杂志作者:雷英杰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金融G2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排污权等抵(质)押担保物创新,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记者:节能环保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此,我们有没有什么政策帮助?

叶燕斐:节能环保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有些领域企业规模较大,如铁路等绿色交通领域,有些领域企业规模偏小,如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难题之一,节能环保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也不例外。

为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银监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与服务。

一是通过印发《能效信贷指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节能服务公司创设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产品。此外,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碳排放权、排污权试点区域企业创设碳排放权、排污权抵(质)押融资产品,通过抵(质)押担保物创新,缓解中小企业因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我举个简单例子,可能不准确,比如说一家印染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COD)。给企业分配初始排污权时,假设该印染厂一年COD排放总量不能超过1吨。到期,核定印染厂COD实际排放总量为100公斤,那么剩余的900公斤理论上就可以拿到排污权市场上交易。假设另一家印染厂分配到的排污指标也是1吨,而实际排放的COD总量为1900公斤,他就需要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上购买至少900公斤排污权,否则不能继续生产。因为排污权可以交易,减排多的企业就可以将其质押给银行,获取银行贷款,这么做,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因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二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地方财政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及政策性担保等给予优惠政策,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开展面向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贷款的中国节能减排贷款项目(CHUEEIII),通过风险损失分担机制,降低银行贷款信贷损失。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排污权抵(质)押等担保物创新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指导意见》第27条也明确指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您认为实践过程中的难点是什么?

叶燕斐:在我看来,最难的是排污权如何界定?这里面又要厘清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总量控制,这需要根据过去整个区域的排污量来定,总量目标定好了,才能进一步分解到各个企业;其次每一家企业都要有一个基线标准;第三要核定企业的基线标准,确定企业能排多少;第四企业节省的排污量也要核定;最后要建立排污权市场。

目前,排污权市场还不健全,上述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但不是说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现在已经有很成功的经验了,比如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污权交易,包括我们国家有些区域性排污权市场做得也不错,这些都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绿色信贷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还须补短板抓落实

记者:现阶段,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主要存在哪些困难?

原标题:专访中国银监会叶燕斐:绿色信贷或将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信贷查看更多>绿色金融查看更多>G2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