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跨界土壤修复 景观你得会“玩儿”

2016-11-04 10:02来源:OSID关键词: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修复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跨界与融合是当前商业模式发展的一大趋势,“界”是人为定义的领域,在界的领域中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感受到的增长乏力,自然就会寻求跨界发展,因此跨界发展与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伴随着土壤污染治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兴起了多种商业模式,包括PPP、BOT、EPC等。

一些以园林景观为主业的上市企业也在寻求转型跨界发展,它们通过并购土壤污染治理行业专业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土壤污染治理相关的综合性项目当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对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强化其在环境改善和修复领域中的统筹协调角色有很大的作用。

目前国内土壤污染治理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包含三种PPP\BOT\EPC。

PPP创新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

PPP是指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由社会力量向公众提供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的方式,提高质量和供给效率,最终实现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成功的“岳塘模式”就是PPP模式的一种范本。

“岳塘模式”:集团与政府签订PPP或者土地开发协议,上市公司从集团公司手中获取工程项目。

2014年1月,永清集团与湘潭市岳塘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湘潭竹埠港生态治理投资公司,计划在3至5年内投入95亿元,实现对竹埠港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开发。土壤修复完成后,土地用途由工业用地转为第三产业开发,参与各方将从治理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回报。合同环境服务模式下,由于前期垫资做工程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永清环保通过定增融资16亿元,极大地支撑了公司土壤污染治理业务的开展。

以“土壤修复+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岳塘模式”,消除了因污染企业破产关停导致责任主体缺失、治理资金缺乏等难题,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调动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

要点:

1、剥离了政府信用,将隐形政府信用转化为企业信用或项目信用,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拉长融资期限。

2、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土壤修复市场。

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

地方政府或者污染企业将整个项目承包给治理企业,由治理企业提供从前期调查评估到后期修复工程实施的整体服务。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转让模式

政府将一个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分成几个标的,针对各个标的展开招标,中标企业成立项目公司,并以此公司为主体进行融资并实施项目。项目修复完成后,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经营管理项目,从而获得营业收入。待特许经营期结束,将项目转让给政府。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现状及土壤修复问题

原标题:OSID研究| 跨界土壤修复,景观你得会“玩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治理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