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监测“爆表”为何应急迟迟不启动?——多地雾霾应对措施调查

2016-11-11 09:01来源:新华社作者:乌梦达关键词:雾霾监测数据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哈尔滨市今年9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新进行了修编,但督查发现,很多企业对停、限产要求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环保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坦言,有的地方应急措施不实在,必须警惕部分地方政府对污染“习以为常”,让应急减排措施“浮于纸面”。

一些地方应急减排响应“空转”。11月4日,唐山市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市所有钢铁企业烧结机停止生产,高炉焖炉。然而,唐山部分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县区把这个通知转发给企业,但落实效果要打问号。

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高炉焖炉至少需要10个小时,但这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在5日就解除了。周边的钢铁企业没几家真正焖炉的。”

甚至还有的地方应急减排搞“假动作”。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地方给环境监测点附近不间断洒水、搞限行,把工作重点放在数据统计上。

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急停产企业名单上,居然包含多家已经长期停产的企业。其中,伟业福利造纸厂、慧利达有限公司锅炉已停产数月。

应强化应急响应的“硬约束力”和精准度

专家指出,让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强化对企业的督查,也要对相关部门加强问责。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完善,有的地方预案缺乏“硬约束力”。黑龙江大庆市对重点大气排污企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没有强制性或约束性要求,重点排污企业也没有按照预案要求制定配套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

此外,作为应急方案中重要措施的企业减排,也落实不够理想。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一些省区市制定的停产、限产企业数量多达数百上千家,光靠执法督查的情况难以落实。更好的办法是公开停产限产的污染源名单,让公众对污染源一目了然,随时提供企业违规违法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的治理,一些地方PM2.5生成原因和贡献比例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环保部统计,近期重污染天气下,北京PM2.5浓度在4到6小时内可以上升100多微克,其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高,与机动车排放密切相关。专家建议,应在应急期间增加对机动车污染的处置。

环保部表示,重污染应急预案的根本目的是为公众的健康负责。环保部将加强城市的应急预案评估,确保应急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计量,推动应对工作由过去“大水漫灌式”的减排方式转变,实现精确治理,还将加强对措施不落实的地方政府约谈和问责。

延伸阅读:

雾霾爆表却不预警 是在为“霾”作伥

多城市“爆表” 雾霾“元凶”到底是谁?——环保部分析本轮重污染天气成因

原标题:监测“爆表”为何应急迟迟不启动?——多地雾霾应对措施调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监测数据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