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回收、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海绵城市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它和城市综合管廊究竟是何关系,本文将详细探讨。
一、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过去二三十年间,我国经历了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 ,城镇化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都极为罕见。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资源、环境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所谓“(大)城市病”,因此,探索一条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成为必然。
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都证明,快速城镇化会导致不透水面积率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城市原有生态条件和水文本底特征,带来雨水系统的诸多问题。国际经验也早已表明,城市雨水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诸多方面,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城市有序运行。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这些国家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理念和方法,通过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合理控制并管理雨水径流,有效缓解了上述城市雨水问题。
国内很多城市近年来频繁遭遇洪涝灾害,给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 36 号)和《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3 23 号),对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年,国务院颁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明确了城市开发建设对雨水径流控制要求,为城市雨洪管理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层面依据。结合国务院文件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要求各地完成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辖区内各城市规划的近远期建设任务。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2014)中,通过引入城市雨洪管理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对雨水控制与利用提出了总体的规划要求,并对雨水控制和相关评价指标予以进一步明确和量化 ,在雨水控制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除了城市排水防涝等水安全问题,城市黑臭水体、径流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2015 年4 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 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同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对我国城市日趋严峻的黑臭水体问题提出了明确治理要求。在我国许多城市点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城市径流污染成为许多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诱因之一,对城市水环境和城市水生态安全影响和威胁更为突出。事实上,城市雨水问题和相关工程实践历来伴随着人类的城市发展,从古代罗马城、北京紫禁城和江西赣州福寿沟等为代表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到近现代城市大规模建设城市排水管渠系统,都是人类应对城市雨水问题的探索和实践 。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相关研究和实践在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经验积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及水专项中开始设立针对不同流域的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相关课题;“十二五”水专项中,专门设立了“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低影响开发系统研究和工程示范等。这些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为后续海绵城市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工程建设进行了重要的前期研究探索、技术储备和工程实践积累,其中许多重要成果对2014 年10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印发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也有许多成果纳入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规划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北京市)等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中。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 75 号),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从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有序建设、完善支持政策、抓好组织落实4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在同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海绵城市建设也被列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普及和深入,但在学术界和工程界,对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和系统组成等,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解读,甚至观点冲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对海绵城市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或干扰。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关键时期,有必要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追溯海绵城市建设的起源与发展,明确海绵城市的内涵、范畴和系统关系,展望海绵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把握重点,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二、海绵城市溯源与发展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消除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困惑,首先要明确海绵城市的内涵,而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明晰海绵城市概念的来源及背景,究竟为什么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如何有效建设海绵城市。
1、海绵城市概念溯源
海绵城市(sponge city)一词并非中国创造和独有,十余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国际上已经有“海绵城市”的相关提法。Van Rooijen等2005年从印度水和污水利用以及水的平衡角度,较早采用海绵城市的提法;澳大利亚的Alexander于2007年也曾采用了海绵城市的提法,但讨论的对象针对城市人口变化、迁移规律等,并非针对城市水系统;Pickett 等于2013年编著的《城市设计和生态的弹性:可持续未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Resilience in Ecology and Urban Design: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Sustainable Cities, Future City)》一书中用一个章节论述海绵城市(sponge city)(美国I. F.Bunster-Ossa 为本章执笔人)。文中虽未明确给出海绵城市的定义,但论述了美国BMP 和LID 等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的工作,从维护城市弹性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海绵的构想。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已经涉及一个与海绵城市相关的“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概念。“弹性城市”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已有多年,笔者也参加过多次相关会议,但其涉及范畴较广,包括城市能源节约、公众安全、洪涝控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许多领域的宏观概念和体系。
国内也有不多的直接关于“海绵城市”或“海绵功能”的论述,如董淑秋等结合雨水利用规划阐述了“生态海绵城市冶的概念;莫琳等在“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以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构建城市绿色海绵”。我国台湾地区Chung-Ming Liu 等学者、大陆地区刘波等也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提及“绿色海绵”、“海绵体”等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至2025年,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关于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高管发生变更的公告,详情如下:免去范瑞威同志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申石泉同志不再担任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职务。周军同志任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
8月6日,在江北姚江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广元大道施工现场,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和甬城配网公司工作人员完成开关站电缆割接及送电工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地下空间的“生命线”。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电力、通讯、供排水管道等收纳至舱室内统一管理。形象地说,就是
为认真落实《山西省推动建筑和市政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我省建筑和市政领域设备更新,总结和交流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智慧管廊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阶段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结合山西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由山西新城城建会展公司主办的“山西城市管线、综合管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温州市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2024年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包括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环保项目,公示如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2024年温州
10月31日从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获悉,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达1067亿千瓦时,相当于苏州市2022年全年用电量的近70%。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工程是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的组成部分,起于北岸(南
近日,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科韵北路南线隧道盾构机顺利到达K8接收井,标志着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实现全线贯通。天河智慧城管廊主线东起黄埔区科翔路科城变电站,经天河区华观路、科韵北路,在棠下变电站南侧与环城地下综合管廊相连,为构建广州市“一环N射多区域”管廊网络系统的关键一环。
“综合管廊管理处,我们是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电缆巡检人员,已到7号入口,请打开舱门。”2月3日,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员工杨卓然、高源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浦滨路综合管廊入口的智能门禁处,向江北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值班人员远程发出进入申请。“收到!舱门正在开启,请注意。”报话机中传来清晰
1月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通途路综合管廊电力舱,宁波供电公司员工对照标准化验收作业卡,对新更换的高压细水雾安全控制阀进行验收。本次验收是该公司全面推行高压电缆隧道和综合管廊电力舱标准化管理后的首次验收。目前,宁波在运的高压电缆隧道和综合管廊电力舱共敷设高压电缆51回,长达81.28千米,其
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可靠性是当前城市更新工作中重要一环。更加经济集约的小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市政管线空间载体,更易于实现架空线入地,同时融合给排水、热力等其他地下市政管线,集约道路地下空间,促进城市环境美化,并有一定冗余可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迭代更新需求。以北京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荆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大和
综合管廊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可实现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市政管线的集成化管理,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保障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自2015年以来,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和里程已达到世界前列,目前已将重心从建设转移到运维上,周期智能化管理已成为今后我国综合管廊运维中需要
摘要:讨论了综合管廊大口径输配水干管专项设计要点,分析了管廊内大口径输配水管管材选择、管道接口形式、管道防腐、附属设施设计,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关键节点设计以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得出如下结论:管廊内DN800以上干管多采用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根据供水管道运行要求,需要设置必要的检
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土建结构异常复杂,单体内有数个高大空间,且业主对各功能区装修净高要求高,管线综合难度大。论坛功能较多,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繁多,运用BIM技术对项目进行建模和编辑,发现并解决项目中管线综合的问题,同时反馈给给排水专业设计,作出调整。本文以该项目中若干个难点协调部位为例,
重复利用雨水,不用从地下抽水帮助干旱的区域缓解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水负荷倡议寻求更加可持续性地葡萄酒行业美国加州的农业为极端天气所困扰,连绵几个月的大雨后,随之而来的是数月的干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和葡萄酒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Winesecrets已经和GE一起试点了一个创新计划:在葡萄
通过对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海绵化改造的原则、控制指标和具体的建设方案。通过这一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实践,探索出了公园类海绵项目宜通过引入绿地周边客水,充分进行雨水回收利用,发挥绿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作用;通过针对性的项目,使碎片式的海绵体连片化、最终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上海市临港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初见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临港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采取的雨水回收利用工艺、排水系统建设等重点工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适用范围:适用于上海市各类规划编制以及建筑与小区、绿地、道路与广场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雨水回收利用,那么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房屋设计中如何能够巧妙进行雨水回收利用,进而为保护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贡献力量呢?详见下文:1、道路雨水回收利用设计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绿化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适应了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新一代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下文总结了4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详见下文。1、拉菲特生态绿廊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破坏,作为第一个灾后重建工程,这条5公里的拉菲特绿廊将成为人们通往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一条绿意盎
台北101大楼,大家都知道它是台北地标性的建筑,因为它曾经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都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也还是世界最高的环保绿建筑。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随中国记协组织的采访团,赴台湾作绿建筑专题报道。揭秘台北101大楼作为世界最高绿建筑,那些不为人知的环保特色。世界最高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海绵城市建设的材料如何选,各种工艺又如何做?本文简要分析。1透水材料应用:01: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02:透水混凝土路面03:透水砖路面04
海绵城市建设,自然是离不开植物的点缀,除了进行雨水回收利用外,城市生态的建设也需要时刻关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究竟能和植物发生怎样的事,植物又是如何为海绵城市锦上添花,详看下文。海绵城市与植物和种类1、海绵城市传输设施植物水边植物的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
【导读】海绵城市是我国独有的?错!全世界的海绵城市建设都相当火爆,下面就让我们细数几个国外知名的海绵城市吧。◆伦敦2006年至2015年间,英国政府针对新建房屋设立1级到6级的评估体系,要求所有新建房屋至少达到3级以上的可持续利用标准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提升等级方式之一就是建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