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关于人工湿地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2016-12-08 08:38来源:污水处理厂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工湿地的成功,完工后的管理是重点,那么设计呢?以前,我认为,人工湿地后期的管理是工程成败的首重,现在我认为,人工湿地的概念设计亦是重中之重。

接触过那么多的企业公司,在人工湿地上,真正有自己见解的,无;真正有自己研究成果的,无;真正做了研发的,无;真正对人工湿地能做到深度理解的,完全没有;真正全盘抄袭的,全部都是。一些企业,随便参观个把例子工程回来就敢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殊不知,人工湿地的设计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唯一性,其流程设计,工艺组合,完全是根据现场环境,水质条件,达标要求等来“定制”的,其背后所深谙的机理,在没有弄明白之前,冒然上手,其结果,就是目前大多数人工湿地的种种问题——堵塞、漫流、出水黑臭、气味四溢、淤泥沉淀严重。

严谨的态度才是质量的保证,施工如是,设计更是如是。

你的面积怎么计算出来的,你的去除率如何保证?是参看的资料还是有自己的实践?你的工艺如何组合?如何重复?填料级配怎么考虑?池床比率怎样才合适?池床深度如何考虑?停留时间是传统的3-5d还是20-30h?什么条件下需要前处理,什么时候需要预处理,前处理预处理怎么设计?要不要曝气,曝气怎么做,设计在那个工艺段?植物怎么配置,植物根系深度如何考虑?什么工艺主要处理什么污染?什么措施保证持续运行?设计末页有管理建议么?有管理细则么?

比起分析优点与成效,我更加看重批评的意见和建议。在人工湿地是与否之前,我选择是,因为我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它的现实非常遗憾。

在一个浮躁的大背景下,没有学术态度,没有科研精神,一切以利益为重——我所接触的很多公司,打着农村治理的名号,一个30方水的工程,能够收40万的费用,而在其施工完毕不到3个月,这个工程就被废弃——设计严重不合理,无法运行……我们对其能期待有什么案例么?

一个公司参观了某地成功的人工湿地项目,本着友好交流的态度,设计主持者给他们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绍,而后这家公司所有的工程如出一辙——只是,它的出水依然如是,表流漫过,植物稀疏,甚至一个工程完工到现在都长不起植物.....能期待有什么经典案例么?

在合适的、适用人工湿地的地方推广人工湿地,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再向以前那样农业学大寨就全国各地都搞梯田,那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污水处理有很多方法,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适宜的技术,从处理污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解决污染。

总结上述所述,无外乎以下几点:

1、人工湿地的建设占用耗费了大量的土地面积。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我国的中心城市而言,是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开来的一个挚肘。在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的体制中,是不可能于城市中腾出一块较大的土地出来建设人工湿地的。

2、人工湿地建设的开挖量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工湿地建设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固化池体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复耕具有非常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湿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下,建设谨慎,发展缓慢。

3、人工湿地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用一句话来形容是,人工湿地“建一个废一个,废一个死一个”,以至于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很多都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一个累赘。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现行的人工湿地管理制度所制约的。很多的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即交付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主要是乡镇或村组),而当地政府部门却拿不出一定的经费对其进行预算和管理,包括灌溉、植物残体收割、病虫防治、人工费用支付等,这就导致了人工湿地成为了一个包袱,丢不掉也甩不脱。

4、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的杂乱和不规范。人工湿地进入我国的时间虽不长,但其所形成的工艺类型却不少。由于理论研究所针对的污水类型不同,研究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和影响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加之这门学科切入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规范和标准,这就给人工湿地工艺的甄选带来了很大的困挠。究竟选择何种工艺形式更加符合本区域的环境特征成为了建设者和决策者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实事是,很多决策者们单凭自己的第一感觉和单一印象,甚至是个人的交情就可以确定某个研究者所制定的工艺方案为工程实施方案。这样做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侥幸成功,二是功亏一篑。

5、施工技术的落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其有自己的施工技术规范,包括布水方式、填料选择、填料铺设、墙体的构建、防水层的建设等等。这些除了必要的技术规范外,还需要有较深的经验积累。然而我国目前从事人工湿地建设施工的队伍参差不齐,不要说施工经验,有些甚至是连施工图纸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素质的施工队伍所建设的人工湿地可想而知了。

6、人工湿地建设时的随意性较大。人工湿地建设时应秉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但实际在建设过程中,作为业主方的建设单位却具有很高的决定权。为降低建设成本,常对工程的建设进行过分的干预,包括施工工艺的变更、工程工艺的增减、植物的配置以及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这就导致了工程运行后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隐患。

7、人工湿地管理技术的不完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工湿地系统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目前我国人工湿地大都采取托付当地有关部门管理的方式,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因此,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工程管理了。

8、支持人工湿地建设的基础数据和研究资料太少。虽然国内从事人工湿地研究和建设的从业人员不乏其人,但由于其所形成的成果都是其花费了较大的投入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尚不完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共享探讨。这也就导致了,我国人工湿地基础研究数据不仅量少,而且保守。

人工湿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应用技术,对于我国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人说,人工湿地、湿地或者说环境治理的踟蹰不前,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也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利益分配不均而形成的问题。或者说这个说法有偏颇,但细细思考一下,又何尝不是呢?

延伸阅读:

【分析】污水处理新工艺:图解人工湿地技术

原标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关于人工湿地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工湿地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工艺查看更多>